新聞熱線:0855-8222000
本網訊 6月23日,走進貴州錦屏縣銅鼓鎮小塘村,印著“錦屏縣文濤竹制品加工廠”字樣的牌匾在慶祝的禮炮聲中高高懸起,建在村民家門口的楠竹加工廠正式開工了。加工廠里的機器轟隆隆地接連運作起來,工廠負責人、技術人員、工人在機器間來回忙碌著,鋸竹、破片、拉絲、初選,每道工序都嚴格把關,現場一派繁忙景象。

“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位于銅鼓鎮東南部的小塘村自然資源稟賦,素來盛產楠竹、山核桃、西瓜等優質土特產。現在小塘村的楠竹已發展到5000余畝,整個村子仿若置身于綠色的海洋中,站在山頂往遠處望去,漫山遍野都是青翠的竹林,層層綠浪在山澗盡情地翻涌著,風情萬種。

“我們是做楠竹銷售一次性加工筷子的,因為市場的需求量比較大,通過和銅鼓鎮黨政主要領導了解到,小塘村有5000多畝的楠竹林,近年來一直閑置沒有利用起來。我們就想把這邊的楠竹產業發展起來,于是決定在這邊建立分廠,同時解決了當地村民的就業需求,讓他們不用外出在家就能賺到錢。”錦屏縣鑫竹制品加工廠負責人王丹告訴筆者。
“以前,村民自己把竹子拉出去賣需要很高的運費,賣的價錢也不高,現在我們的廠房就建在竹山的旁邊,直接幫助村民節約了運輸成本。”錦屏縣文濤竹制品加工廠負責人劉文濤向筆者介紹,他是一名退役軍人,作為新時代的年輕人,要有敢拼敢闖的勁頭,他希望通過自己返鄉創業,把本地的產業發展起來,為建設家鄉做出自己的一份貢獻。
錦屏縣文濤竹制品加工廠主要生產筷子的半成品,由上游公司錦屏縣鑫竹制品加工廠進行訂單收購加工成筷子成品,既能保證產業可持續發展也不用愁銷路。截止目前,錦屏縣文濤竹制品加工廠建設總投資30余萬元,工廠固定工人13名,同時還能帶動周邊群眾30人以上靈活就業。

“今天我嘗試了各個機器的操作,覺得自己完全能夠勝任這里的工作,熟練過后,每天保底收入在130元左右,我打算長期在這里上班。在家門口上班既能照顧家里年邁的母親,又保證了家庭的經濟來源,我很高興。”小塘村村民楊光智滿足地笑著,如今,楠竹加工廠建起來了,漫山生長的楠竹通過加工后,搖身一變成了群眾致富的“金竹”。
近年來,銅鼓鎮堅持黨建引領,通過親情招商、以商招商等形式,引進客商入駐,持續做強做好“楠竹經濟”文章,將楠竹產業發展與產業惠農興農相互鏈接,在產業發展中注重生態平衡與群眾增收并重,使“綠水青山”轉化成為農民增收的“金山銀山”。(陸榕)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