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線:0855-8222000
本網訊 近日,劍河縣人社局以黨史學習教育和專題教育為引領,圍繞解決群眾辦事難點、痛點、堵點問題,聚焦社會保險領域待遇領取資格認證工作短板和弱項,在縣、鄉(鎮)、村(居)同步有序推進“社會保險待遇領取資格認證服務月”工作,不斷將“我為群眾辦實事”活動往實里走、往深里走、往心里走。
活動以集中宣傳政策和“上門證認服務”為主,重點向群眾宣傳資格認證的目的、時間、對象和操作方法,活動中,各鄉鎮(街道)黨員、干部、志愿者深入各村居,向待遇人員詳細講解養老待遇領取資格認證的詳細步驟,介紹了最新的“老來”、“貴州社保”手機APP自助認證平臺。

在敏洞鄉,“我上了年紀,行動不方便,幸虧有你來幫我認證啊,要不然都不曉得怎么辦了,太感謝你了”劍河縣敏洞鄉小高坵村一組69歲的劉興文激動地說,劉興文是四級肢體殘疾人員,原本就行動不便,目前更臥病在床,得知這一情況后,干部小張積極主動為其上門認證。

在柳川鎮,“大爺,您看,只需利用手機在應用商城下載‘老來’APP,進入‘資格認證’模塊,新增人員后選擇‘參保地’,進行人臉識別即可認證成功,很方便的,再也不用專門跑來鄉鎮辦理啦!”志愿者小劉耐心的在為一名大爺講解如何通過手機進行認證。

在南加鎮,“沒想到你們能來到家里幫忙認證,真是太感謝了!”面對上門進行養老金資格認證服務的工作小分隊,家住九旁村二組的龍老尼老人感激地說。
這些只是養老保險服務創新認證方式的一個縮影,據了解,劍河人社部門以黨史學習教育貫穿到實際工作中,不再要求參保人在規定時段到指定地點進行集中認證,今后,主要通過人臉識別等電子認證方式為主,對高齡、癱瘓、殘疾、重病等原因導致認證不便的待遇領取人員建立特殊人員臺賬,采取走訪、慰問等方式,形成常態化上門認證機制,截止目前,該縣城鄉居民養老保險電子認識達1.2萬余人,老人們對著手機張張嘴、點點頭即可認證完成,得到群眾的廣泛認可和夸贊。(楊通尤)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