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線:0855-8222000
五月,記者走進劍河縣柳利村枇杷園,上百個蜂箱整齊地陳列于枇杷樹下,樹上黃澄澄的枇杷果挨挨擠擠,結成一串,懸于綠葉間,十分誘人。果園中,一位年輕小伙身著白色蜂衣,頭戴蜂帽,時而打開蜂箱查看蜂群狀況,時而摘下樹上的枇杷果解解饞,忙得不亦樂乎。

眼前的這個小伙就是劍河縣百花蜜養殖有限公司負責人彭宏,他充分利用果園里的閑地資源,大力發展林下養蜂產業,實現了 " 樹上有果賣,樹下有蜜收 " 的雙重效益,走出了一條 " 種植 + 養殖 " 的循環經濟發展新路子。

" 我之前一直就想在果園里養蜂,這個枇杷園,周圍全是秧李、板栗、柑橘,提供了足夠豐富的蜜源,在管理上,我省了不少力。" 彭宏娓娓道來在果園里養蜂的好處。

" 不同種類的蜂蜜功效不一樣,價格也不一樣,打造多產品,才能讓公司在市場上更有競爭力。" 彭宏高興地說,他的公司之前主打五倍子蜜,銷量不錯,但是產品比較單一,現在通過在果園里養殖蜜蜂,公司生產了枇杷蜜、板栗蜜、李子蜜等多品種的蜂蜜,這使得客戶的選擇更多了,公司的效益也更好了。
果園養蜂這種立體種養模式,是彭宏總結以往的養殖經驗,逐漸摸索出來的。" 在國外,果農經;ㄥX請養蜂人來給果園授粉,我們何不把基地搬進果園里實現雙贏呢?" 彭宏說,這種模式不僅讓養蜂人受益,同時也使得果農從中獲利,巧用蜜蜂給果樹授粉,不僅降低了人工授粉的成本,節省了果農的時間,而且使果樹生長得更好,結果率更高,果實口感更香甜。

如今,果園里枇杷壓滿了枝頭,蜂箱里掛滿了蜂蜜,蜂群們自由自在地嬉戲于果園間,不斷采來甜蜜的致富希望,繪出一副果農、蜂農雙豐收的熱鬧景象。
據了解,目前彭宏在柳利村的枇杷園里,共放有 200 箱蜂箱,預計實現收入近 7 萬元,下一步彭宏將推廣這種農業發展模式,帶動附近的果農一起,在果樹下養蜂,增加他們致富創收的渠道。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