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線:0855-8222000
本網訊 近年來,劍河縣柳川鎮聚焦經濟抓產業、抓基礎、抓民生,在確保高質量打贏脫貧攻堅戰的基礎上,全力推動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實現無縫對接、有效銜接。努力實現“農村有產業有景看、村民有活干有錢賺”的發展目標。
一、聚焦黨建引領,強化示范帶動,夯實鄉村振興組織基礎。按照“組織相加、工作相融、黨建引領、發展共贏”的原則,柳川鎮將黨建工作作為一貫到底、強勁有力的“動力主軸”。一是抓好領頭雁培養。開展村 “兩委”班子調研活動,在走訪現任村干部、黨小組長、村民代表的基礎上,選強配優基層黨組織帶頭人。二是抓牢隊伍建設。管好用活第一書記、選派干部、駐村干部、大學生村官、幫扶工作隊“五支隊伍”,充分發揮他們在推進鄉村振興戰略中的“生力軍”作用,使基層干部隊伍素質穩步提升、結構持續優化,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提供了有力人才支撐。三是抓實作風建設。嚴格落實黨政領導包村、網格隊員包組、駐村工作隊包戶工作機制,采取干部例會末位發言、定期工作推進會等方式落實工作責任,贏得群眾信任支持。
二、聚焦產業興農,著力產業興旺,筑牢鄉村振興經濟底座。打贏脫貧攻堅戰,實現鄉村振興,關鍵在產業,重點在產業。柳川鎮始終圍繞富民增收這一目標,聚焦產業興農,做強產業幫扶,筑牢鄉村振興的經濟基礎。做實扶貧產業。采取“村+企業+合作社+農戶”的發展模式,確保貧困戶土地流轉有“租金”、務工收入有“薪金”、產業入股有“股金”、年底獲利有“紅利”、示范帶頭有“獎金”。抓好林下經濟,憑借優質的生產環境,在做好關口山地高效示范區的同時,積極探索其他林下產業項目,大力發展油茶種植項目,同步實施林下中藥材、林下畜禽、林下蜂項目,逐步開發休閑觀光、森林康養等業態,讓青山變成金山銀山。
三、聚焦改革創新,致力發展賦能,激活鄉村振興內生動力。實現鄉村振興,必須向改革創新要動力。近年來,柳川鎮按照“一村一品”的格局,探索構建村集體經濟發展三種新模式,激活農業農村發展內生動力。一是服務創收型“公俄模式”。通過招商,引進公司簽訂采購協議,采取“企業+專業合作社(村級壯大集體經濟企業)+農戶”的發展模式,村民以土地和勞力入股,開展訂單農業,找尋穩定銷路。每年可帶來至少5萬元村集體收入。二是土地合作型“關口模式”。關口村通過組建土地專業合作社,引導農戶以土地經營權量化為貨幣的方式入股合作社,合作社再以土地經營權入股企業,形成村企共建模式。按照農民意愿,探索建立了土地流轉農民回饋機制,即土地保底分紅、土地入股分紅、企業盈利分紅、優先就業和工程勞務用工。(潘劍)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