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線:0855-8222000

據介紹,2005年,家住鳳岡縣的付某與余慶縣關興鎮獅山村的肖某結婚,并育有一對子女。然而,雙方婚后因家庭瑣事發生糾紛,付某外出10多年無聯系,也未向家里寄錢寄物。
10多年來,肖某一直獨自撫養子女,但因自身無文化缺技術,肖某曾是關興鎮建檔立卡的貧困戶。
今年2月,付某突然出現,起訴要求與肖某離婚。余慶縣法院第二法庭受理后認為,該案如果簡單地一判了之,不僅雙方的矛盾無法有效解決,子女撫養費也難以落實,法官在征求雙方意見后進行調解。
3月4日,在雙方親屬的參與下,承辦法官主持雙方進行了調解。肖某稱,自己對離婚無意見,主要擔心付某離婚后又無法聯系,子女撫養費無著落,再次讓自己陷入困頓。
調解過程中,承辦法官首先針對付某近年來不支付子女撫養費、也不照顧家庭的問題進行了批評教育,付某也認識到自己的錯誤,當庭同意支付近年來的撫養費5萬元,對于后期的撫養費,付某同意按照每人每月支付650元,一共1300元。
如果到期不支付怎么辦?面對法官的詢問,付某表示愿接受任何懲罰。為約束付某履行義務,法官最終在調解書中明確:如到期不按時履行,則需每人每月支付撫養費1300元(共計2600元),并由付某的哥哥付某某對撫養費承擔連帶擔保責任。
3月4日,該案最終成功調解,肖某的子女撫養費也有了雙保險。
(黃寶華)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