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 “我家現在有能繁母豬3頭,今年有3頭豬出欄,賣了25頭仔豬,現在的收入有4萬7千多塊了。”當劉平啟告訴我這個好消息時,我真心為他感到高興。
我叫覃義威,是
雷山縣森林公安局副局長,根據組織安排,2017年12 月,我與永樂鎮柳排村的貧困戶劉平啟結為幫扶“對子”,2018年5月選派到永樂鎮擔任脫貧攻堅網格員,兩年多時間,柳排村的村容村貌發生了很大變化,在2019年低全村退出貧困村序列。這樣的成果,讓我很自豪。我能有幸代表
雷山縣公安局見證和參與到脫貧攻堅的偉大事業當中,肩負起這樣的重擔,這是一名共產黨員、一名駐村干部應該有的責任和擔當。
當我了解到,劉平啟與家人在識別為貧困戶前,一直居住在達地街,家里的小孩也在當地讀書,兩口子從事建筑工程建設,加上他技術過硬,達地街上住戶都愿意請他幫忙起屋建房,年收入高達20余萬元,生活豐衣足食、家庭幸福美滿。
然而,天有不測風云,2017年劉平啟被查出雙側股骨頭壞死,只能拄雙拐走路,家中的“頂梁柱”因此也倒下了,家庭收入呈斷崖式下跌,生活只能靠吃老本和愛人一人在街上打零工維持,2018年他家被識別為建檔立卡貧困戶。
我第一次見到劉平啟是在他家達地街上的出租屋里,他們一家6口人擠在不足20平方米的小屋子里面,正圍著桌子吃放在剩菜湯里面的米粉。4個子女中,最大的有13歲,最小的4歲。看到這一幕,我的心頭五味雜陳,便暗下決心一定要讓他家脫貧。
2019年,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催繳時,我發現名單上還有他家沒有交,我到他家中了解不交合醫的原因,他始終閉口不說,我再三追問下,才得知家中的錢都用來買藥治病了,沒有錢交繳納合醫,得知這一情況后,我立即向柳排村脫貧攻堅指揮所匯報,大家也紛紛捐獻愛心,湊夠了1540元為他家繳納了當年的農村合作醫療。
雖然現在上學開銷不是很大,但是到了非義務教育階段后開支對于他們家庭來說也存在一定的困難,當時我得知貴州海杉公益基金有對此類困難學生資助的消息后,便積極申請得到貴州海杉公益基金的幫助,承諾給他的兩個女兒每年每人3000元的助學金,直到大學畢業。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我鼓勵他樹立對美好生活的信心,并結合他家實際共商脫貧創收之計。他家住在下柳排小河邊,適合養殖發展,我動員他從達地回老家來發展養殖業,同時向政府申請建檔立卡貧困戶殘疾人創業項目專項資金5000元,用于發展養殖業。現在他家能繁母豬越來越多,家禽牲畜也越來越多。今年,他愛人李金梅被聘請為村級護林員,家庭收入日漸好轉。
不過,目前我最牽掛的還是劉平啟,他能重新站起來是我最大的期盼,我收集他病例等相關材料,積極與醫生對接,了解治療方案和成功機率,尋找最佳治療方案,當前我與醫院對接清楚,待明年春暖花開時,醫院就會幫助他免費做手術。屆時,我希望看到他不僅是精神上站起來了,而且人也真正的站起來。(楊正道
王貴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