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 “小龍,快進家來歇涼,你衣服都已經濕透了!”“沒事的,我先去把其他幾家的黑毛豬登記下,等下工作結束一定過來陪您聊聊天。”這是幫扶干部龍躍進村開展工作最常見的對話。
2018年4月起,龍躍同志作為貴州中凱交通建設有限責任公司的派駐干部,到雷山縣望豐鄉烏的村開展駐村幫扶工作。自駐村幫扶工作開始以來,他嚴格按照駐村干部職能職責,全面貫徹落實上級黨委、政府的各項惠農政策,全心全意配合村兩委為村民辦實事,有效地促進了烏的村的脫貧出列和鞏固提升工作。幾年來,龍躍踏實肯干、務實有力的工作作風贏得了當地百姓的信任和贊譽,2020年10月,龍躍同志被雷山縣委、縣人民政府評為“脫貧攻堅優秀援雷干部”。
舍小家、為大家、心系群眾
2018年4月,從龍躍接到駐村指令起,他全身心融入到駐村工作中,每月堅持吃住在村23天以上,甚至有時一個月才回家一次。龍躍不僅是一名扶貧干部,同時也是一名網格員,為了摸清村內情況,他走街串巷、跋山涉水,風雨烈日皆無阻,村內干群經常會對他說:“小龍,你要多吃點啊,你看你越來越瘦了。
摸清底、多協調、埋頭苦干
通過積極深入地走訪,龍躍逐漸摸清了村內的詳細情況。2018年他初到烏的村時,便發現大烏的干條務片區近50米的便道出現垮塌,該段處于半山腰,地勢陡峭、滿地碎石,給村內百姓出行造成極大不便。他立即將該情況向派出單位領導報告,通過集團公司的幫助,協調維修資金2萬元,使該段路于2018年完成修復,解決了村內百姓出行安全的問題。
他總把老百姓的事當做自己的家事,烏的村一組建檔立卡貧困戶余大海,其家中有兩個小孩在讀書,龍躍知曉后立即前往余大海家走訪,了解到該戶飼養了4頭黑毛豬,但是對政策了解不夠,并沒有享受到因戶施策,產業扶貧的效益,于是他主動幫助該戶聯系銷路,享受政府優惠政策,為其帶來每年增收3000元。
他通過走訪發現,該村老弱病殘群眾多,外出就醫不便的生活困難,便積極向村兩委匯報,主動積極聯絡黔東南州恒生醫院前來開展義診活動。除了免費看病、發放藥品外,黔東南恒生醫院還為村里10戶建檔立卡戶每戶發放了一袋大米、一桶食用油、一床棉被和500元慰問金,總價值2萬余元,給老百姓帶來了實實在在的便利。群眾的事無小事,龍躍始終帶著這樣的信念投入駐村工作中,飽含熱情,毫不懈怠。
在幫扶單位及鄉黨委政府的指導及支持下,他與同步小康駐村工作組,2018年對烏的村老、弱、病、殘、五保戶、軍烈屬等特殊群體共計21戶(標準:每戶每月300元)發放生活補貼合計7.56萬元,對教學點捐贈合計1.4萬元,春節等各種節日慰問預計1.2萬元。引進外資及政策補助資金用于黨建、民生及參觀考察學習約31.8萬元。2019年積極與集團公司聯系向烏的村捐贈新辦公樓辦公桌椅等設備共計2萬元。2020年,積極與集團公司聯系,由集團公司、中凱公司黨支部以及聯合平安保險黔東南分公司黨支部向烏的村捐贈醫療檢查設備醫療物資共計4.3萬元,更好地助力脫貧攻堅。2020年秋收期間,他主動聯系集團公司,做好聯絡服務工作,由集團公司各支部組織40多名黨員干部職工到村里面幫助老弱病殘戶和家里缺勞動力的農戶搶收水稻。
龍躍表示,下一步,他將與同步小康駐村工作組,繼續與村兩委一起同舟共濟,努力每一天,夯實脫貧攻堅成果,做好新農村建設,為接下來的鄉村振興打通一條快速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