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線:0855-8222000
一、嚴懲濫伐林木犯罪護生態
2017年至2019年,黎平法院認真貫徹全州森林保護“六個嚴禁”要求,依法懲處濫伐、盜伐林木和非法占用農用地等破壞環境資源犯罪,共審結275 件375人,判處375人,其中審結濫伐林木案件255件355 人,判處355人,在判處355人中,判處3年以上有期徒刑58人,重拳打擊了濫伐、盜伐林木等違法犯罪,有力保護了生態環境。
二、巡回審理以案普法護生態
黎平是全國侗族人口最多的縣,有328座侗寨鼓樓,鼓樓是侗苗群眾議事和文化活動的公共場所,在縣政法委組織和公安局、檢察院、司法局及鄉鎮黨委政府配合下,黎平法院以鼓樓+環保法庭巡回審理方式,將部分典型的濫伐林木案件深入案發地和重點區域、邊遠村寨,在侗寨鼓樓開展巡回審理76 件(次),并公開宣判,共組織36680余名群眾旁聽,以活生生的案例震懾濫伐林木等違法犯罪,零距離直接向群眾宣傳普及法律,被黨委和干部群眾公認為普法效果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群眾知法守法意識和保護生態的觀念不斷增強,濫伐盜伐案件案件明顯下降,從受理的情況看, 2017年84件、2018年67件,到2019年降到16件。
三、復綠補植護生態
黎平法院鼓樓+環保法庭在依法打擊盜伐濫伐林木犯罪案件的同時,與縣檢察院、縣林業局、縣森林公安局聯合制定《黎平縣破壞森林資源案件復綠補植方案》,把復綠補植作為對濫伐林木犯罪定罪量刑的從輕情節,督促被判處緩刑的罪犯開展復綠補植,修復生態,四年來,通過辦案共成功復綠補植林木面積1680畝。
四、與環保執法聯動護生態
黎平法院與環保部門建立環保執法和行政審判銜接聯動機制,鼓樓法庭結合巡回審理案件,深入侗寨和企業,在人群聚集的侗寨鼓樓召開火堂會,運用案例上培訓課和展板展出、發放宣傳資料,編唱保護森林資源侗歌、文藝節目等方式,聯合開展《刑法》《環境保護法》《森林法》《土地法》等法律的宣傳,增強群眾保護森林資源就是保護綠色家園的生態意識。
五、發揮村規民約作用護生態
黎平作為少數民族地區,侗苗瑤民族村寨長期以來形成用侗款和村規民約管理包括林木保護在內事務的習俗傳統,黎平法院以鼓樓法庭巡回方式深入侗寨組織村組干部、黨員和寨老根據生態文明建設新要求和法律的規定,修改完善森林資源保護的村規民約,并每戶張貼宣傳到位,讓保護森林資源更加深入人心。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