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線:0855-8222000
搭建一個平臺,成立縣級大調解聯動平臺。2019年,制定了《黎平縣深入推進矛盾糾紛多元化解工作實施方案》(黎平黨辦發(2019)74號),成立由縣委副書記任主任,縣委常委、縣人民政府常務副縣長、縣委常委、縣委政法委書記任副主任,縣直相關部門(單位)為成員的多元化調處委員會,下設黎平縣矛盾糾紛多元化調處中心,明確工作專班,不斷推進矛盾糾紛多元化解機制規范化、制度化、高效化。
構建一套機制,建立以司法確認為切入點的訴調對接機制。以“司法確認”為切入點,健全完善矛盾排查化解及司法確認對接、訴調對接、訪調對接、檢調對接、警調對接等機制,不斷優化行政調解、司法調解與人民調解有效銜接。截止目前,25個鄉鎮司法所設立了法官工作站。
組建兩個服務網絡,推進司法便民服務網絡建設。打造第三方調解組織服務網絡和以公共法律服務工作站(室)、綜治工作站(室)等為重點的基層社會治理服務網絡。按照“行業對應、專業對口、資源共享、城鄉覆蓋”原則,成立了房地產(物業)、扶貧領域、信訪問題、治安糾紛4個行業性專業性調解委員會,調整充實醫療糾紛、道路交通事故損害賠償、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成員,組建人民調解專家庫93人,并吸收社會組織和社會志愿者、法律工作者、律師、“兩代表一委員”、“五老人員”、村(社區)小組長、村(社區)警務助理等參與矛盾糾紛化解工作。同時,以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建設和綜治中心建設為契機,整合承擔矛盾糾紛排查化解功能的鄉鎮、部門和調解組織入駐綜治工作中心(站),為群眾提供“一站式”矛盾糾紛化解服務。(楊秋艷)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