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 今年來,在黎平縣委縣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平寨鄉黨委政府不僅順勢打好脫貧攻堅收官之戰,更是積極部署、提前謀劃、主動作為、高位推動,為脫貧攻堅向鄉村振興有效銜接下足功夫。
聚焦鄉村振興,做好“產業興旺”之鋪墊。立足于林地資源優勢,黎平縣平寨鄉黨委政府通過總結經驗、引鳳筑巢、實地調研、專家評估等方式,明確路子、給定調子、拿下方子,以“康養經濟”為主攻方向大力發展林下經濟,分區域、分階段、分類別致力打造“黃精之鄉”“康養之鄉”。同時,堅持“龍頭企業+鄉合作總社”“龍頭企業+村級合作社+農戶”“龍頭企業+群眾自發”的發展主線,鼓勵農民積極參與,實現資源變資產、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東的“三變”,讓農民從一畝三分地中解放出來,獲得更好發展空間。截至目前,完成黃精種植600畝,覆蓋貧困戶165戶,按3年周期計算,每畝預計產4000斤黃精,產值1440萬元(市場保底價為6元/斤計算),扣除成本331.8萬元,3年共實現利潤1108.2萬元,按照效益分紅資金7:2:1的配比,可實現15671元/戶/年。累計完成鉤藤種植5572畝,按每株產干品0.5斤以上,300株可產150斤,每斤30元計算,每畝可實現0.45萬元的經濟價值。累計林下養殖黃牛800頭,覆蓋建檔立卡貧困農戶471戶。累計林下養殖山羊共587頭,覆蓋貧困戶254戶。累計林下養殖綠殼蛋雞2000余羽,覆蓋貧困戶14戶,經濟收入有了保障,給鄉村振興打下堅實基礎。
聚焦鄉村振興,做好“生態宜居”之鋪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生態宜居是鄉村振興的內在要求。做好人居環境整治直接影響廣大群眾對美麗鄉村建設的獲得感和認同感。一是繼續強化群眾的環保意識。把廣大群眾團結起來,形成人人參與、人人有責、人人盡責的良好氛圍。二是繼續發揮“村規民約”村民自治作用。合理制定約定俗成的環境整治管理條例,科學量化“保潔員”職責,形成人人監督、人人遵守的自治局面。發揮優秀黨員先鋒模范作用,以點帶面,全力推進鄉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三是嚴格施行獎懲機制。強化督查結果和考核運用,將督查結果作為村組干年終考核的重要依據,對工作開展不力的村組干進行集體約談,情節嚴重的將扣除年終績效,對工作開展較好的村,進行通報表揚并予以相應的獎勵和更大建設支持力度。利用農村qq群、微信群等社交軟件定期進行排名公示。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開展以來,該鄉平途村、高紹村榮獲2017-2019年度
全州文明村殊榮。群眾主人翁意識切實增強,能自覺加入到人居環境整治隊伍中來,加速實現百姓富、生態美的有機統一。
聚焦鄉村振興,做好“治理有效”之鋪墊。基層組織是推進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推手,更是基層治理的重要保障。面對農村經濟社會變化新形勢和鄉村振興高標準,基層組織職能轉變提升勢在必行。一是選優配強村黨支部書記。兵熊熊一個將熊熊的一窩,一個優秀的村黨支部書記能很好地協助縣委、縣政府和鄉黨委、政府統籌推進鄉村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和黨的建設工作,更好地推動“三農”全面協調發展。近年來,為強化基層組織建設,完成軟弱渙散村黨組織書記更換1名,達到選優配強強化基層堡壘的作用。二是規范發展黨員和村兩委后備力量;鶎咏M織職能轉變關鍵看基層
人才隊伍的素質建設。著重發展政治素質過硬,服務意識強的
人才加入到基層治理中來,如致富能人、退伍軍人、返鄉創業人士等。截止目前,累計吸收政治素質過硬,能力突出退役軍人4人選任村干,累計培養村兩委后備干部36人,累計發展年輕有能力、政治素質過硬年輕黨員19人。三是以“鑄魂行動”為抓手,扎實推動“兩學一做”學習常態化制度化。通過組織生活學習交流,全面提升黨員干部素質,強化理論信念和使命擔當。以刀刃向內的精神開展批評和自我批評,叩問初心,強化擔當。以為民謀福利為主線,切實解決群眾最關心的問題,如看病難、上學難、就業難、住房難等,以看得見的變化回應群眾期盼,全面提升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