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線:0855-8222000
本網訊 今年以來,凱里市以深化文化旅游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以提升文化旅游產業發展質量和整體水平為重點,以創建“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國家康養旅游城市”為目標,推促將凱里市建成獨具苗侗風情的國際旅游目的地,精準發力,確保我市文化旅游產業高質量發展。
一是積極做好“納入”文章。將推動文化旅游產業高質量發展納入市委市政府重點工作布局,按照“苗侗明珠·文明凱里”的城市形象,政府主抓、部門統籌,建立健全文化旅游高質量發展領導協調機制,研究制定促進凱里市文化旅游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政策措施,形成部門聯動的良好局面。
二是努力做好“謀劃”文章。按照“一座城就是一個大景區”的發展思路,積極謀劃旅游產業布局發展,打造東線-“山地+人文”、西線-“體育+小城鎮”、南線-“農文旅融合發展”、北線-“山地-亻革家文化”、中線-“康養+集散中心”為主題的全域旅游路徑。目前正在啟動《凱里市文化旅游產業“十四五”規劃》編制工作,乘勢而上開啟“十四五”時期文化旅游新篇章。
三是全力做好“建設”文章。以項目為抓手,推動景區建設。全力推進旅游產業發展“十一項工程”,圍繞“旅游+康養”、“旅游+文化”、“旅游+體育”、“旅游+工業”對系列項目進行包裝,提升下司古鎮、云谷田園、南花苗寨等一批特色文化旅游景點,推進云谷小鎮、小高山生態體育公園等旅游景區建設,加快全民健身中心、凱里氣膜運動館、凱里市數字文化館等文化、體育場館項目建設。2020年凱里市共有4A級景區2個、省級旅游度假區1個、3A級景區7個。
四是用心做好“融合”文章。牢固樹立“以文促旅,以旅彰文”的理念,依托豐富的苗侗文化、醫藥文化、民俗文化資源,建設“文化+旅游”的跨界產品體系;引進非遺保護協會、苗歌協會、國際化非遺跳蚤市場入駐云谷小鎮、苗侗風情園,開展非遺活態展示、苗歌表演等活動,以非遺特色產品和非遺傳承技藝與旅游相結合促發展;深入挖掘苗族歌舞、服飾、蘆笙、斗牛等文化,通過挖掘文化特色、提升文化品牌,做大做強文化旅游經濟。(王紹婷)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