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線:0855-8222000

圖片均來自網絡
李甲與李乙系叔侄關系,李乙曾通過銀行貸款29萬元出借給李甲。2019年12月,因貸款臨近還款期限,叔侄二人商量一致欲采取過橋周轉的方式來避免李乙發生不良貸款的征信記錄,遂向李甲的好友謝某尋求幫助,承諾立借立還過橋周轉29萬元。因謝某自身無力提供幫助,謝某便聯系其好友鄭某,代為轉達了李甲與李乙二人以立借立還的條件過橋周轉29萬元,鄭某基于對謝某的信任同意出借該筆資金。
2019年12月2日,李甲、李乙二人在收到鄭某借款后發生爭執,李乙當場反悔未按承諾立馬通過貸款方式獲取款項歸還鄭某,且拒絕出具借條。事后,鄭某多次催討,李甲、李乙二人均以其非實際借款人為由拒絕歸還所借款項,鄭某遂訴至本院。

圖片均來自網絡
案件在審理過程中,雖在第三人謝某客觀證實借款發生的情況下,李甲、李乙仍堅持抗辯自己非實際借款人,拒絕承擔還款責任。因調解未果,承辦法官在查明案件事實后,依法判決李甲、李乙作為共同債務人承擔連帶還款責任。

圖片均來自網絡
該判決作出后,為妥善化解矛盾糾紛,承辦法官向李甲、李乙作了判后答疑,釋明二人不能以其叔侄之間的內部紛爭將其經濟風險轉嫁給提供善意幫助的鄭某,抗辯自己非實際借款人并拒絕還款的行為,不僅有違誠實信用,且有損社會公平正義。承辦法官明確的釋法明理,李甲、李乙均表示服判,在上訴期限內未提起上訴,判決已經生效。

圖片均來自網絡
該案體現了凱里市法院秉承民事案件“能調則調,當判則判”的審判原則,依法高效地審結案件,并結合判后答疑的形式,促使當事人對法院判決結果的理解與認可,不僅實現良好裁判效果,也促進了社會和諧。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