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線:0855-8222000
為深入學習貫徹黨中央關于加強農村公共服務重要指示精神,落實2019年中央一號文件“加快補齊農村人居環境和公共服務短板”要求,農業農村部和發展改革委于今年6月啟動全國農村公共服務征集活動。來自北京、山西、上海、江蘇、浙江、福建、山東、河南、廣東、重慶、貴州、西藏、陜西、甘肅等14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的18個案例從各地推薦的百余個案例中脫穎而出,被評為首批全國農村公共服務典型案例,涵蓋農村醫療、養老、文化、社會保障、留守兒童關愛、人居環境、基礎設施等多個領域。
六盤水的“兩個社區”,是和諧社區、活力社區
今年3月,2019年全國兩會貴州代表團首場集中訪談活動在京舉行,全國人大代表、六盤水市市長李剛在現場回答記者提問時,重點解釋了六盤水如何建好“兩個社區”。

水城縣新業社區有關工作人員正在為民服務
李剛解釋,“和諧社區”的重要標志,是鄰里和睦、守望相助、平安穩定、精神充實;“活力社區”說的是,入住充足、就業充分、生活便利、內外相融。
對此,六盤水緊緊圍繞貴州省委省政府總結提出的“五個體系”,拓寬“六大渠道”、強化“三個服務”、落實“兩個責任”,真正解決好搬遷群眾就業難題。
據了解,首批案例反映了各地加強農村公共服務建設實踐的新探索,有的突出體制機制創新,有的強調資源要素整合,有的注重數據信息共享,各具特色,可看、可學、可用。推介全國農村公共服務典型案例,目的是總結提煉可借鑒、可推廣的經驗,發揮典型引路、示范帶動作用,加快補齊農村公共服務短板。
農業農村部黨組成員兼中央農辦秘書局局長吳宏耀指出,下一步將采取多種方式宣傳推介這些典型案例,希望各地學習借鑒,共同營造全社會關心支持農村公共服務建設的良好氛圍,促進鄉村全面振興。(記者 邵夢洋)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