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線:0855-8222000

王穎是遵義市桐梓縣土地房屋征收中心的出納,2017年1月1日這天,她突然收到一條2000元的轉賬消息,是鴻運建筑有限公司老板李某某發來。
“是不是轉錯了?”正當王穎驚訝之時,李某某又發來一條消息:“王主任,新年快樂!”
事實上,王穎和李某某不熟悉。鴻運建筑有限公司承接了縣土地房屋征收中心部分拆遷項目,為了撥付工程款的事,李某某來過財務室幾次,前不久才與王穎添加了微信好友,工作之余兩人并沒有過多接觸。
王穎正準備拒收,電話又響了起來。接通后,耳邊傳來李某某的聲音,“王主任,我剛剛在微信上給您發了新年祝福,請務必收下......這是我的一點點心意,和工作完全無關,不收就是看不起我這個朋友!”
收還是不收?收了就是違紀,不收又心有不甘。掛斷電話,王穎陷入了短暫的心理斗爭,“他們這些老板,一單生意就要賺好幾十萬,這點小錢都不看在眼里。我要是在打款時拖一拖,他損失的何止這2000元。況且他也說了和工作無關,微信消息其他人又不知道。”
最終,自欺欺人的想法占了上風,王穎點開微信,心安理得地接收了紅包并提現到銀行卡,還刪除了聊天記錄。幾天后,鴻運建筑有限公司的工程款順利撥付,誰也沒有把這件事放在心上。
但雁過留痕,風過留聲,紙終究包不住火。2018年12月,縣紀委監委在查處縣土地房屋征收中心原副主任何某某違紀違法案件中,發現了王穎收受管理對象紅包的問題線索。通過查閱資料、調取微信轉賬記錄、談話取證等方式,調查組很快就查了個水落石出。
“作出廉政承諾時一點也不含糊,但轉身就開始收紅包。”調查組人員介紹,在收受微信紅包前不久,王穎才簽訂了《廉政承諾書》,承諾書中白紙黑字寫著“帶頭遵守黨員領導干部廉潔自律各項規定,堅決拒收拒送紅包禮金禮品購物卡”。
“都怪自己一時糊涂,沒能經受住誘惑,忘記對組織的承諾,心存僥幸犯了錯,幾十年的清譽就這樣毀于一旦,這個教訓太深刻了!”王穎后悔萬分。
紀律是帶電的“高壓線”,任何時候都碰不得。豈能把商人自圓其說的“朋友”,當成收受管理服務對象紅包的“遮羞布”。2019年7月,王穎受到黨內警告處分,違紀所得予以收繳。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