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線:0855-8222000

鏈接打開后是虛假的抽獎信息。 (微信截圖)
12日,不少市民的朋友圈被一條酒店“免費試住”的內容刷屏。根據其內容提示,只要關注該公眾號并在朋友圈分享相關推文,即有機會“抽中”3天2晚的“試住”機會。
真有這么好的事?不少市民在分享后發現,自己不僅沒有獲得試住機會,相關鏈接還在不久后被微信屏蔽或顯示活動結束。
這吸引人的信息背后,是否藏著利用社交平臺非法搜集消費者個人信息的風險?
“免費住店”信息朋友圈瘋傳
“樸語山居3天2夜獨家體驗,隱于貴州山間的野奢酒店,體驗‘野’與‘奢’的極致碰撞!”12日上午,不少市民的微信朋友圈都被這條信息刷屏了。
根據其內容提示,只要關注該公眾號并在朋友圈分享相關推文,即有機會“抽中”3天2晚的“試住”機會。而且,三大房型任選住宿2晚,家庭早中午自助餐,最多攜帶3位家人用餐。
如此誘人的活動,引得市民紛紛在朋友圈轉發。
12日下午1點左右,記者點開該條信息看到,短短幾個小時,流量已達2.7萬。
抽獎無果,市民懷疑上當
“確實挺吸引人的。”貴陽的姜女士說,微信朋友圈說的這個酒店挺有名氣的,最便宜的房價都在1800元左右,免費住2晚,差不多就是4000元。
于是,她立即關注了發布信息的微信公眾號,并按照提示,參與了免費試住的抽獎活動。
“獲得抽獎碼后,看到活動介紹,開獎時間是6月18日晚21點,只要分享可以獲得更多抽獎碼。”姜女士說,她立即在朋友圈分享,再次參與抽獎。如此往復,最后獲得了3個抽獎碼。可讓她有點疑惑的是,參加3次抽獎,卻分別進入3個不同的微信公眾號。
姜女士告訴記者,正當她滿懷期待等著幾天后的抽獎結果時,下午3點,她再次查看“免費試住”的這條微信時,已經顯示“此賬號已被屏蔽,內容無法查看”。姜女士又找到其他朋友鏈接的信息,發現不是活動被微信屏蔽,就是顯示活動結束,活動的公眾號也無法關注。而參加抽獎活動時加入的3個微信公眾號卻還在。
姜女士開始懷疑活動的真實性。
酒店:從沒做過類似活動
帶著姜女士的疑問,記者聯系了樸語山居度假酒店,詢問該活動是否屬實。
“這是騙取個人信息及公眾號吸粉的騙局。”酒店前臺工作人員石頭告訴記者,酒店從來沒做過類似的試睡活動。從12日早上開始,就有客人打電話或是在酒店的微信公眾號上咨詢此事。“到目前為止,已接了近千個電話了。”
酒店針對此事,已對該信息進行了投訴,并在公眾號上發布了“申明”。表明“布拉優惠”、“小資優惠”等微信公眾號未經酒店同意,發布虛假“免費試住”活動信息,該活動與酒店無關,純屬“布拉優惠”、“小資優惠”等賬號持有者的個人行為,酒店不承擔該活動的一切法律責任。
律師:當心泄露個人信息
記者在網上搜索發現,從2016年開始,幾乎每隔一段時間,就會有一條類似的酒店“免費試住”活動信息。地點分布在溫州、廈門、貴州等城市的星級酒店。
其中不少鏈接需要用戶填寫手機號、姓名甚至身份證號等個人信息,并聲稱這些信息將用于兌獎時“驗證所需”。
同樣的樸語山居酒店“免費試住3天2晚”的活動,在2018年7月也出現過。
浙江靖霖(貴陽)律師事務所鄒松律師認為,上述虛假內容的發布主要出于兩個目的:第一,在用戶參與活動時,要求填寫手機號、姓名等相關信息,以獲取真實有效的個人信息;第二,通過宣稱的免費試住吸引用戶前往,也就是常說的吸粉。這些虛假宣傳背后,隱藏著不少陷阱,比如附加消費、套取用戶個人信息等情況。
鄒松律師提醒,在轉發、集贊之前應該核實消息是否真實,對于不能證實的信息不要采信、不要轉發,以免掉入陷阱,造成個人信息泄露或財產損失。(記者 孟劍飛)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