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線:0855-8222000
1月4日至7日,中國攝影家協會文藝志愿服務團走進貴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首府都勻市舉辦公益攝影展、慰問勞動模范和非遺傳承人代表,深入少數民族山村采風創作,感受改革開放40年來發展變化,把文藝攝影精神食糧送進千家萬戶,尤其是以著名表演文藝家、攝影家牛群等為代表的文藝志愿服務團,每到一處都頗受群眾歡迎,爭相合影留念,處處洋溢著歡樂的笑聲。
這次文藝志愿服務團主要由著名表演藝術家、攝影家牛群,中國攝影家協會黨組書記、駐會副主席鄭更生,中國攝影家協會副主席、中國文藝志愿者協會副主席居楊,中國攝影家協會黨組成員、副秘書長杜金等,以及新華社、中國新聞攝影學會、中國國家公園網、中國攝影報、中國攝影家協會網、中國文藝網、中國文聯攝影藝術中心志愿者服務處等組成。還有貴州省文聯黨組成員、副主席陳加林,貴州省攝影家協會駐會副主席兼任秘書長孫蓓紅等參加。
1月4日大清早,文藝志愿服務團冒著寒風、踏著積雪,走進都勻市勻東鎮繞河村,為深居大山里的少數民族同胞拍攝“全家福”,熱情好客的“繞家人”身著民族服裝,跳著優美而歡快的舞蹈《“呃嘣”大歌》,端著醇香的米酒,迎接遠方的客人,文藝家、攝影師在掛滿金黃燦燦的玉米棒子吊腳樓群間盡情采風創作出一幅幅精美的作品。
1月5日,文藝志愿服務團在都勻石板街舉辦“問候民族兄弟·點贊多彩文化——2019中國(都勻)公益攝影展”,其中有《中國夢影像公益廣告主題展》《好山好水、好人好事——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攝影作品展》《中國精神中國夢——我們時代的筑夢英雄主題攝影展》《記憶非遺——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主題攝影展》等主題。其照片內容主要反映改革開放40年來全國各兄弟民族同胞生產生活發生的巨大變化。

水族同胞歡迎牛群進寨
1月6日,文藝志愿服務團慰問了都勻市省級勞動模范張世釗和王金生,國家非遺傳承人(都勻毛尖茶傳統制作)張子全以及省級非遺傳承人(布依族扎染傳統制作)韋祥龍;參觀了非遺文創園,都勻市勻酒廠,為都勻市豐富多彩的民族文化遺產及歷史悠久的本土企業優秀產品“點贊代言”。攝影師聚焦牛群老師在茶山上品嘗中國十大名茶之一“都勻毛尖”、在勻酒廠舉起貴州老八大名酒之一“勻酒杯”等鏡頭,免費為都勻特產作廣告,也算是“文化扶貧”吧。

牛群模仿采茶技巧
1月7日,文藝志愿服務團還走進都勻市歸蘭水族鄉陽和大峽谷參觀潘洞村鼻子巖(佛像石),走進“中國水族第一端”發祥地、榔木水寨,同樣受到熱情好客的水族同胞端著醇香的米酒,唱著迎客歌,吹著長號;蒸著熱氣騰騰的花糯米飯和紅雞蛋,新鮮的土豬肉和血灌腸等特色菜肴招待遠方的客人。攝影師紛紛把鏡頭聚焦水族同胞的“奇形怪狀”的文字(水書)、做工精湛的服飾,造型別致的民居民宿吊腳樓,認真傾聽優美動聽的水家民歌。

牛群為水族花米飯和彩雞蛋“代言”
這時,牛群老師高興地端著花糯米飯和紅雞蛋現場表演一段“小相聲”:各位朋友,大家好,今天我要代表水族同胞祝全國同胞新年快樂!我為什么要代表水族呢?因為,今天我來到水族家庭,有水字,我姓牛,我是“水牛”,引得現場人們哈哈大笑,真不愧是人民藝術家。
文藝服務團在都勻期間,最受群眾歡迎的莫過于牛群老師的出現,每到一處,大家都爭相上前與牛老師合影,連牛老師走路、攝影創作、臺上主持攝影開展儀式及幕后背臺詞時,都有大量“粉絲”上前與他合影。平易近人的牛老師也沒“耍大牌”和生氣,總是滿臉堆笑地盡量滿足群眾的合影,給群眾留下了良好印象。大家都為牛老師的為人好而豎起大拇指嘖嘖稱贊:“牛老師,真的牛!”

牛群為優秀農民工代表送福
這次文藝服務團通過走訪慰問、拍攝“全家福”,舉辦夢想中國、記憶非遺等內容展覽,公益攝影講座,結對子創作等,既對中華傳統的尋訪和弘揚,對先進人物和56個民族團結一家親的歌頌,也是對貧困地區的文化扶助與關注。(文勇)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