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線:0855-8222000
纏纏綿綿“甜藤粑”長長久久“愛情花”,在黔東南,有一種叫“愛情粑”的綠色傳統特色美食,深受人們喜愛。天柱縣高釀鎮三寨村婦女們做出的“愛情粑”,不用打廣告,都供不應求,著實讓她們火了一把。

農歷三月前后,正是制作“愛情粑”源材料的盛長期,天柱縣高釀鎮三寨村的婦女們,利用本地有著豐富源材料的優勢,搶抓時節,每天收集源材料,趕做“愛情粑”。

天柱縣高釀鎮三寨村村民龍瀟:硬要用這種粑葉包,這種粑葉它有一種香味,這種葉子包粑的時候,要一張大一張小,這兩張葉也是愛情葉,意思就是一男一女,吃了這種粑之后,他們就幸福美滿,家庭和睦。

“愛情粑”其實就是當地的“三月粑”。在三寨村,流傳著一個傳說,幾百年前,當地有一對男女,他們相愛了,但是家里父母不同意,為了愛情,他倆便私奔逃到山里,為了活命,他們吃一種叫做黃草的菜,喝一種叫做甜藤的植物搗出的汁,居然健健康康的在深山中活了下來。后來,人們為了紀念這對戀人的愛情,就用黃草、甜藤水、糯米粉攪拌后打成漿粑,再用猴栗樹葉一個個包好,煮熟做成粑,當地人就叫它“愛情粑”,黃草在農歷三月前后才有,因而又叫“三月粑”。

“三月粑”,香,甜而不膩,非常好吃,加之制作源材料均是來自山野田間,是真正的天然綠色食品,因而深受人們喜愛,往往一出鍋便被搶購一空。


天柱縣高釀鎮三寨村村民 胡彩竹:今年第一年做,就是訂單也還蠻多的,每天做的都全部賣出去了,沒有剩的,一天可以賣到100斤到120斤。

天柱縣高釀鎮三寨村村民 黃興婭:不到半個小時就賣完了,都說很好吃,就不夠賣。


今年,“三月粑”每斤賣5到6元,一天賣100斤左右,每天的毛收入就是500到600元,這確實是個不錯的收入。而該村的龍玉梅看準商機,四、五年前便做起了“三月粑”生意。近年來,更是與電商合作,大火了一把。目前她的“三月粑”銷售額已達6萬元,最高時,一天賣出了1千斤,毛收入6000元。

據了解,三寨村有20多戶制作銷售“三月粑”,今年銷售特別火爆,目前全村銷售額已超過30萬元。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