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線:0855-8222000
本網訊 歲末時節到施秉縣部分村寨走走,所到每個村都有一條或幾條嶄新通組水泥(油)路展現在眼前:或像一條條玉龍蜿蜒盤行在崇山峻嶺之中襯托出山川雄偉壯麗,或像一道道溫柔起伏的曲線譜寫著阡陌大地優美樂章,或像一根根金線連著那星羅棋布的村寨似顆顆珍珠熠熠生輝。所到之處老百姓關注度、贊譽度較高的是硬化通組路,因為它看得見、摸得著,很實用、很受益。

城關鎮小河村高洞修建前

城關鎮小河村高洞修建后
“要想富、先修路,這是沒有公路前群眾的普遍愿望。要想富得快、得靠汽車載,這是現在群眾想要有好路走,車輛得運輸的共識”。當我們到“藥材之鄉”牛大場鎮柳塘村提到修公路時,黨支書張遠剛如是說。隨后一邊向我們娓娓道來:“在我們村17年已修建完成通組公路10條,計20.06公里,18年又修建4條,計9.5公里。全村有18個村民小組,現在,不但組組通水泥路,還不走回頭路了。像陸沖組有五條公路連著。現在村組間,村與其它村都形成路網,還覆蓋不少產業,馬達一響分分鐘車子可直接開到田間地頭,方便得很。出行、生產兩兼顧的公路,才是我們老百姓最盼望修的路,也是通向富裕與幸福的路。‘吃水不忘挖井人,坐車不忘修路人’現在得好路走了,得感謝黨和政府。今年,種植經濟與農作物都有大幅度提升,種植太子參三千多畝,比上年多了一千余畝,新增種小米1600余畝;另有黃桃300余畝,辣椒200余畝。下步我們村兩委,借助組組通、公路形成網絡的有利條件,要緊緊抓好黨建引領,搞好公司加農戶,抱團發展,引導群眾多種植藥材、精品水果、特色農作物,扶持大戶推動養殖業大力發展,帶領廣大群眾大干一場。這樣我們村脫貧致富奔小康、經濟起飛、快速發展指日可待”。

工程勘測人員采線忙

牛大場鎮爛泥一組-爛泥二組修建前

牛大場鎮爛泥一組-爛泥二組修建后
在牛大場鎮一路上我們的車輛順著新建的水泥路一會兒上坡、一會兒下坡行駛。沿途有著川流不息或停放著的小貨車、三輪車、摩托車。四周連坡連嶺的田土,村民們有的在用犁土機耕地、有的在起壟、有的在施肥、有的在下藥種,大家擼起袖子、甩開膀子干得正歡,場面相當火爆。正是應了那句“人勤春來早”。那些已完成種藥的大小不一的田土顯得錯落有致,一溝一壟收拾得整齊劃一,散發出一股股新春的氣息,呈現出一幅幅動美的畫卷。

牛大場鎮柿花坪-柳塘修建前

牛大場鎮柿花坪-柳塘修建后
我們來到有“最美白云巖村”美譽的城關鎮云臺村時,可見山保寨、陳家老、排樓沖公路兩旁一棟棟磚混樓房拔地而起,兩層的小巧而精致,四五層的大氣豪華,青瓦白墻,鱗次櫛比。寨上干凈衛生,環境優美,已顯現出了當下新農村新面貌。村黨支部書記龐秀榮自豪地說:“前幾年國家修起了旅游路。只有排樓沖、山保寨少數組沾光受益。但是不少的組離景區偏遠,自然條件差,交通不便。長期來重于傳統農業生產,發展路子不寬。去年鎮政府與縣交通運輸局很重視‘組組通’的建設,領導與技術人員多次到村里調研,精心謀劃、合理布局路網。在2017、18兩年修建了8條公路,有21公里多。覆蓋了全村十五個村民組,水泥路不但是進寨入戶,還穿越了大田大土,連接了烤煙、藥材、果林、養殖基地。全村“大優特”產業有了明顯提升:種植烤煙1500余畝,藥材1100余畝,水果1500余畝;養牛、養豬、養雞養魚大戶幾十戶,產值近千萬元;近三十戶人家開辦農家樂,收入數百萬元。不少公路形成了路網,很多農戶可用車到田間地頭運肥、拉莊稼,老百姓生產生活條件得到了極大改善。光翁柱組這兩年有十余戶人家起了混磚樓房。住房條件得到較大提升,居住環境有了較大改善,寨上大變樣了。村民們的幸福生活指數大大提升,我們老百姓打心眼里高興。今后在種植業、養殖業、鄉村旅游等項目加大發展。定會將我們村打造成為‘最美白云巖村’。”
施秉縣是中國南方喀斯特地質典型代表,山高坡陡、溝壑縱橫,要想修建公路特別困難。難怪明萬歷年間貴州巡撫郭子章說:“天下山川之險,貴州為最。”。古時在大山深處修路,“愚公移山”只是傳說罷了,而今修路已不是什么神話,一路橫貫東西,一橋飛架南北,天塹變通途即可變成現實。

2017年8月,省委省政府作出了開展農村“組組通”公路三年大決戰的重大部署。施秉縣縣委縣政府根據減貧摘帽脫貧攻堅的要求,全縣“組組通”硬化任務提前在2018年年底完成。自2017年9月“組組通大決戰”啟動以來。縣委、縣政府將其作為“四場硬仗”的首場硬仗集中攻堅,用各方資源、各種力量快速向服務“最后一公里”聚集。它的建設既是近期脫貧攻堅的需要,也是遠期經濟社會發展需求,會持續長期有效改善邊遠貧困地區交通狀況,將充分彰顯交通在農村地區產業規劃布局、鄉村旅游發展、村容村貌改善、文化素質提升、農村社會治理等方面的引領和推動作用,為其發展注入新的活力,強力推動“三農”經濟快速發展和鄉村振興戰略實施。定讓每一條路都在全縣脫貧攻堅、同步小康中發揮最大效益。它必將成為施秉縣群眾滿意度最高、獲得感最強的民生項目之一,成為聯系黨心與民心的橋梁和紐帶。
在縣委縣政府的強有力指導下,縣交通運輸局全力開展“攻堅決戰”的行動。克服種種困難:一是時間緊、任務重;三年工期縮為一年半。二是資金少、工程量大;除了省里貸款,縣里沒有匹配資金。三是人手少、工作量大;全系統僅有專業技術人員5名。縣交通運輸局意識到這是千載難逢的機會,在困難面前不低頭、不后退,砥礪奮進。堅持既要惠民生也要促產業的公路全覆蓋,最大限度利用政策“多修路、修好路”,路網向村組延伸與連接,還注重村與村、鄉與鄉、縣與縣的貫通。于2018年初,又再次組織專人花了兩個多月時間,深入全縣全面細致調查甄別。在17年省里下達計劃198個項目,計450公里的基礎上,又主動積極向省公路局爭取得108個項目,計186.3公里。
施秉縣交通運輸局與各鄉鎮通力協作,做好項目規劃、實施,采取超常規舉措。制定相關規章制度,落實機構組織;下設施工技術指導組、工程監理組、項目督查組。抽調聚集專班人員,并明確有關人員職責。選擇有信譽、能打硬仗的施工班組;嚴格執行“三加三保”(加班、加人、加設備,保安全、保質量、保進度)抓好施工;開好“三會”(培訓會、調度會、現場會) ,營造比、學、趕、超的良好氛圍。以“起步就是沖刺”、“開戰就是決戰”的姿態,抓好每個項目的施工與推進。三年工期提前到一年半完成。截止2018年12月上旬,全縣“組組通”公路建設已完成計劃636公里中的616公里,已進入收官階段,勝利在望。30戶以上村民組通暢率達到100%,沿線受益群眾5.8萬人。

我們來到施秉縣與余慶縣交界處的馬溪鄉嚴家寨,自硬化路通后,村民們又把她裝扮一新,居住環境有了較大改善。一進寨口前,幾個碩大鮮紅“醉美嚴家寨”的字格外醒目,寬寬的球場側與公路邊安立了高高太陽能燈,各家各戶的小路與院壩硬化了,房前屋后收拾得干干凈凈,東西擺放得規規矩矩;一條清澈小溪哼著歡快小曲從寨中流過,偶爾傳來雞鳴狗吠聲,添許了些活力與生機;路左邊房墻上繪有十余幅“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內容的彩色畫,活靈活現;右側其它房墻畫上了彩圖或刷了白色涂料;一些田土坎用石頭或竹欄柵砌得整整齊齊,田地里長出了綠油油的莊稼,還見著一些村民在田地里勞作,這不正是“裊裊炊煙,小小村落”生態宜居鄉村嗎?
“硬化路通了,開車進出方便多了。再不心焦車子爬坡打滑了”城關鎮大塘村飛水組村民吳法治高興說到。飛水組坐落在風景秀麗的上舞陽河邊,過去有一段約4公里的泥巴路才接到村公路,由于山高坡陡彎急,遇上雨天車子經常打滑受阻。從2017年上半年修建水泥路后,村民們出行方便多了,在產業調整力度加大了,吳法治他自己“養魚近萬斤,種植果樹十余畝,不愁有貨運不出去了”。
在城關鎮甘溪村螞蝗山,寨上結合村級治理,硬化了各家各戶的小路與院壩,公路旁還新建簡易了花臺,房墻上剛畫了“鄰里團結”、“孝敬長輩”等彩色圖案,一排“魚水情深不忘黨恩”鮮紅的大字與一串串紅燈籠相宜得彰,給寨上增添了幾分喜慶與新氣。遇到“施秉縣龍合綠康生態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王明龍、龍洪禎夫婦,邀請我們到他家去坐。他們更是滿臉笑容道:“感謝鎮政府與縣交通運輸局,把水泥路從寨子延伸到我公司基地里來。現在路寬了,也平坦了,大小車進出更方便了”。我們進了他們的基地后,在三個占地近千平方米養殖房里養著豬,溪河邊上下增加了幾個大魚塘。河邊上一只只雞在覓食玩耍,河面上一群群鴨鵝在劃水歌唱,一條條鯉魚、青魚、中華鱘在塘里悠哉游哉。溪河對岸新建了一棟一樓一底有數百平方米的磚木房,還增添了不少桌椅,開起了“農家樂”。他們介紹到:修好路后,養魚從3萬斤增到約9萬斤、養豬100余頭、養雞鴨鵝一千余羽。前不久在縣城開了一家餐館,專供自養產品,每月有幾萬元收入。打算下步到凱里去開一家餐館。憧憬未來,他們希望滿滿、幸福滿滿。
離開時,不遠處傳來陣陣山歌聲回蕩在大山間:“屯屯梯田層層秧,塊塊秧苗波波浪;株株稻花片片芳,縷縷清香滿山梁; 條條新路越山崗,連通一村又一莊; 黨的陽光照僻壤,百姓幸福心亮堂。”(呂德軍)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