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線:0855-8222000
楊圣花,女,侗族,生于1979年9月,中共黨員,現任從江縣西山鎮人民政府、人大秘書。自1999年來,楊圣花同志一直在從事農村工作。20年的基層工作讓楊圣花同志成為最有“土味”的干部。
學習的腳步從未停歇
打鐵必先自身硬,她意識到要想帶領群眾奔小康,就必須從自身做起,真正做到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因此她在努力提自己的政治業務素質和政策理論水平的同時,在日常生活工作中,能夠嚴格要求自己、率先垂范,要求其它成員干部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其他成員干部不做的自己首先不做,堅持做到克己奉公,清正廉潔,從不以權謀私,優親厚友,她始終保持一名共產黨員的優良本色,在群眾中樹立了良好的形象。

拱孖村所長楊圣花幫現役軍人插秧
她十分注重理論知識的學習和更新,利用業余時間和崗位鍛煉的機會,時刻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檢視自己的言行。她刻苦鉆業務知識,加強對黨的理論知識有更深刻的理解,具備較好的政治、業務素質和政策水平。積極參加干部培訓,同時,她注重學習和實際相結合,通過學習,使個人的人生觀、價值觀得以升華,使理論轉化為生產力,表現出良好的理論功底,業務水平和工作能力,能更好的為群眾講解和宣傳相關政策。
創新的意識從未間斷
在發展經濟的同時,楊圣花同志十分注重提高群眾的精神文化素質,在精神文明建設上,為村里找項目,群眾自愿投工投勞,在駐村六年里拱孖村建起了三個籃球場、兩座戲臺,四個座長廊,豐富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其次積極開展精神文明創建活動,通過評選星級文明戶、五好家庭、好媳婦、好公婆活動,引導村民自覺抵制封建迷信、移風易俗,破除陋習,培養村民健康、科學、文明的生活方式,提高了村民的思想道德水平。三是堅持依法治村,新立村規民約,創造良好社會秩序。通過強普法教育,提高群眾法律意識,建立防控措施,有效維護全村治安穩定。四是查民情解民憂。從政治思想上做好村黨支部書記及其他村干部的工作,始終把群眾冷暖掛在心頭,經常深入村寨,了解五保戶、低保戶及貧困戶等弱勢群體家中,及時幫助他們解決生產生活中的實際困難和問題。春節期間慰問老黨員、老干部和困難家庭,對村內發生的各類重大矛盾糾紛及時排查、調解,化解各類矛盾和糾紛,堅持做到小事不出組、大事不出村。

進入百姓家中宣傳各類惠民政策
近年來,隨著同步小康的步伐,對于地處西山鎮與斗里鎮交界的拱孖村來說,這既是發展的良好機遇,更是嚴峻的挑戰。如何搶抓機遇、乘勢而上、加快發展,是擺在楊圣花面前的一個亟待破解決的現實難題,面對困難和壓力,她與黨支部一班人在冷靜分析、廣泛討論研究的基礎上,結合村情實際,緊緊圍繞“脫貧攻堅工作”,大力實施“產業帶動脫貧”戰略,在鎮黨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建起100畝的“稻魚鴨”項目,贍養池和孵化場,以及“稻魚鴨”觀光亭2座。發展了油茶種植300畝,麥科特50畝,椪柑種植100畝,西瓜種植100畝,百合種植100畝,給村民增添了一定的收入,加快實現小康步伐。楊圣花說下一步將繼續創新:把“稻魚鴨”項目打造成為“農、文、旅”項目產業,繼續為人民群眾創收。

經過她的政策宣傳羅文生辦起了黑毛豬養殖場
執著的追求從未言棄
在入戶開展工作中,面對的就是村民,如何跟村民溝通,如何做好村民的思想工作,就是在于你會不會與他們交流。怎么去面對村民,怎么與村民打交道,如何讓村民信任她。楊圣花的秘訣就是她始終堅信只要心中有人民,那么一切困難都會迎刃而解。所以她經常與村民聊家常,關心他們的生活,為他們做一下她力所能及的事,從最小事做起,最起碼的事打一個電話問候,或幫助他們打個電話問候外出打工的村民。在駐村六年中,她對拱孖村的情況了如指掌,哪個叫什么、家住哪里、家庭幾口人、幾個讀書、哪個位置、哪個寨子,我都能說出來。還有同名同姓、不同寨子或同寨子的60位村民,她都能分清他們是誰,在她心里,就像一面鏡子,照得清清楚楚。因為,她知道,共產黨員的初心和使命,就是為人民謀幸福。

組織群眾開展養魚技術培訓
下村入戶是楊圣花的經常性工作,她已經成為村民的一員了,每一戶都是她的親戚,她已經成員村民心中的好兒女,好干部。記得一戶老人家說“楊村長是我們村民,也是我們的姑娘,對孤寡老人特別好,經常和老人家聊天,陪陪老人家,是最有土味的干部了”。(從江縣西山鎮人民政府 盧程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