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線:0855-8222000

8月5日,在下司鎮紅巖村貧困勞動力全員培訓現場,來自鴨塘鎮的49名貧困人員正在參加挖掘機駕駛培訓。
楊正寶今年27歲,之前由于沒有一技之長,只能打零工、跑快遞,每天風吹日曬一個月收入3000元左右。他說:“現在來學習開挖機不累、很輕松,只學一個月,然后推薦我們去重慶、四川這些地方上班,做得好可能每月有6、7千元工資。”

凱里市不僅全面開展農民全員培訓,更是著力提升培訓質量。真正做到“培訓一人,轉移一人,就業一人,脫貧一戶”,還有效整合部門培訓資源,按照培訓對象各有側重、培訓資源相互補充、培訓內容各有特色的原則,構建全市統籌的“大培訓”格局。并充分調動村支兩委和培訓機構積極性,全面調查了解培訓需求,對建檔立卡貧困人員參加培訓的給予兌現每人每天40元的生活費補貼。充分利用培訓機構現有教室、實訓設備、師資等資源,開展訂單型、定向型、輸出型各類培訓。合理利用農村中小學教室、村支兩委會議室、鎮(街道)空閑辦公場地,通過送設備、派教師送教下鄉集中辦班培訓。重點對易地扶貧搬遷有培訓意愿有勞動能力的勞動力進行全員培訓,多渠道促進搬遷勞動力就業創業。

剛滿18歲的吳興華,來自鴨塘鎮中壩村,他之前是酒店的廚師,這次是聽到村委會的通知可以免費學習挖掘機駕駛技術,他也來參加。“我想著多一門技術就多一條路,很感謝政府給我們這樣的機會。”吳興華說。
2019年以來,凱里市開展貧困勞動力全員培訓48期2008人,主要工種有美容師、苗繡、挖掘機駕駛、手工編織、電工、廚師、育嬰師、家政服務等,培訓后初次就業率68.5%。
在貴州,建檔立卡貧困勞動力參加職業技能培訓,不僅免費,還每天補助40元。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