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線:0855-8222000
為了一場跨越山川湖海的“脫貧試驗”,他帶著使命、帶著感情、帶著責任,從杭州遠道而來,投身凱里市脫貧攻堅事業,從產業扶持、就業脫貧到改善教育、完善醫療,他事無巨細、親力親為,為東西部扶貧協作用心、用情、用力,當起了兩地的“聯絡員”和“勤務兵”,他就是凱里市委常委、副市長倪偉俊。

在凱里市中醫院康養中心調研
2017年7月,杭州市委辦公廳干部倪偉俊經上級安排,作為杭州援建干部來到貴州黔東南州掛職,便與凱里這座美麗的城市結下了一段特殊的情緣。
“凱里是一座非常吸引人的城市,我現還依稀清晰地記得第一次踏上凱里的時候,我就覺得這里的街道非常干凈,市民非常文明,車輛禮讓行人等等,這些都是走在西部城市的前列。”談起對凱里的第一印象,凱里市委常委、副市長倪偉俊如是說。

調研產業發展
雖然這座城市的美好讓倪偉俊印象深刻,但當他真正融入其中之后,農村的發展現狀卻令他擔憂。作為凱里市的副市長,如何利用杭州西湖區與凱里市結成東西部扶貧協作幫扶對子的契機,帶動當地的老百姓脫貧致富?成了倪偉俊夜不能寐的問題。他首先想到的便是以產業促發展,將杭州市的優質資源和產業引到凱里,把有限的對口幫扶資金更好的發揮作用。
倪偉俊說:“在項目和幫扶資金的使用上,我們把它緊緊的圍繞在市委市政府推進的雞、豬、魚、菜、菌等都市型、郊區型農業的發展上,用于我們凱里市農業產業革命的深度變化,讓更多的建檔立卡貧困戶,能夠盡早脫貧,穩定脫貧。”
經過實地調研走訪,結合凱里市實際,倪偉俊在較短時間內提出了打造新時代東西部扶貧協作示范市的目標定位,理順了凱里市東西部扶貧協作的體制機制,把90%以上的幫扶資金用于產業扶貧和就業扶貧,僅去年凱里市就新增浙江籍投資企業6家,帶動凱里市3695名貧困戶脫貧;同時,在西湖區建設凱里市電商實訓“四個平臺”,幫助培訓致富帶頭人和大學生創業者108人,創業成功17人,帶動貧困戶391人;幫助銷售凱里市農特產品1800萬元。

在產業園與農戶交流
不僅要做好沖鋒在脫貧攻堅一線的“戰斗員”,更是當好牽線兩地教育和醫療協作的“聯絡員”,在積極推動產業扶持發展的同時,倪偉俊還從群眾感受最直接、需求最迫切的領域入手,把民生幫扶作為對口幫扶的亮點來推進。
為了給西部孩子享受到更優質的教育資源,他多次往返兩地的高校奔波和聯絡,為了讓當地百姓獲得更好的醫療服務,他多次到凱里的醫院和基層衛生院調研。通過他的努力,凱里市的優秀學校與杭州的頂尖學校結對,共促成兩地結對學校40所,并引入網易慕課“在線名校課程”、杭州愛樂天使合唱團等優質素質教育資源。同時,凱里市18個基層衛生院所和3個市屬醫院,分別同杭州西湖區相應的社區衛生系統、醫院結對,實現了凱里市醫療幫扶全覆蓋。
提起倪副市長,凱里市教育局副局長顧豐業贊不絕口,“他在凱里工作以來,我們教育的發展得到了很好的推動,他充分利用杭州的資源,促進凱里教育的發展,比如說,教師的培訓,去年到今年預計培訓教師至少達到8000人次,讓我們的教師在管理上、在觀念上、在業務水平上有了提高。再比如說,通過他的牽線搭橋,讓凱里二十一小有了機器人教室,我們的三棵樹小學有了智慧教室等等。”
一個個產業幫扶項目落地生根,一批批民生幫扶項目拔地而起,倪偉俊欣喜不已,但說到家人,他卻多少有些虧欠。由于幫扶工作需要,他與妻子分隔兩地,無法照顧年幼的兒子和年邁的老人,也因此錯過了很多兒子成長的瞬間,他說如果是節假日有時間的話,還是會盡量趕回去,陪家人吃吃飯、聊聊天,也是一種心靈的撫慰。

在凱里市碧波鎮調研,走訪貧困戶
“對我個人而言,最大的感受就是兩個字,就是收獲,確實是在凱里工作這兩年,使我收獲很多,收獲了友誼,收獲了工作的經歷,收獲了在杭州所不可能所感受到的,在脫貧攻堅大潮中這樣一種濃厚的氛圍,所以我覺得到凱里來掛職的這兩年的時間,個人的成長、個人的收獲,遠遠大于自身的付出。”倪偉俊如是說。(徐寧 吳貴川)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