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線:0855-8222000
本網訊 凱里市場監督管理局旁海分局局長劉恒在扶貧過程中真情實意幫扶貧困戶,由于鄉村工作忙,沒有到貧困戶家走訪,而他愛人帶著對扶貧工作的熱情和群眾的感情,在了解貧困戶家生活困難,床是拿木板板臨時搭建,家根本就沒有沙發。在知曉這一情況后,他愛人購買了床和沙發,替他運送到爐山鎮甘壩村貧困戶張金貴家中,給貧困戶送上了家的感覺和愛的溫暖。充分發揮精準扶貧中一名幫扶干部的力量,堅守了基層干部的敬業,樹立了幫扶干部的形象,他的這份勤懇與執著,贏得了貧困戶的認可和感激,把貧困戶當作家人的這份精神,值得我們在脫貧攻堅工作中學習。
7月7日下午,凱里市場監督管理局旁海分局劉恒同志由于工作忙,分局所有的工作要他親自去處理,故而沒有時間去貧困戶家入戶,他愛人知道此情況后,二話不說就替劉恒局長去他幫扶的貧困戶張金貴家進行走訪幫扶,為張金貴家人送去了新床、新沙發、新衣服和食用油食品等表示慰問。劉恒的愛人在村委副主任龍勝彬的引導下來到了貧困戶張金貴家中,一走進張金貴家里就忙的不亦樂乎,幫助幫扶對像家里整理雜物、掃地、擦桌子,擺床、擺沙發..…,不一會兒功夫房子就被打掃的干干凈凈。勞動間隙,他愛人與張金貴還熱情地聊起了家常。

貧困戶張金貴坐在新沙發上
據了解,自開展精準扶貧活動啟動以來,劉恒局長就致力將精準扶貧活動落到實處、深入到幫扶對像家中去,全方位、多渠道地對幫扶對像進行幫扶,走訪走出了感情,與幫扶對象就像一家人一樣,得到張金貴及家人鄰居的好評。2017年初春,劉恒局長就開始了對張金貴家的幫扶。第一次入戶走訪,他就買了水果及米、油等日常生活用品。其實,這還不算啥,最讓張金貴感動的是,劉恒局長的平易近人和噓寒問暖。由于張金貴的智力弱智,每次劉恒局長來時,他只有拉著劉局長的手傻乎乎的笑,而眼情不自禁地淚流滿面。
每次在貧困戶家中,劉局長拉著貧困戶張金貴的手說“我叫劉恒,是凱里市場監督管理局一名干部,也是你的幫扶責任人,不愁吃、不愁穿,是我對你的許諾。你的苦就是我的苦,你的樂就是我的樂,今后你就把我當成你家的親人吧。”劉恒幾句掏心窩子的話,就象春日里照進房間的一縷陽光,讓張金貴心里感到溫暖,讓他打開了塵封多年的心扉。雖然說話不清楚,但緊緊拉著劉局長的手,用自己清楚的語言伊伊呀呀表示謝意。

劉恒愛人和貧困戶合影
現年57歲的爐山鎮甘壩村民張金貴,文盲,肢體殘疾,弱智,生活僅靠低保救助,家庭條件十分困難,2016年被確立為建檔立卡貧困戶。那時的他,由于弱智,萬念俱灰,整日里碌碌無為,精神萎靡不振,對生活完全喪失了信心,日常僅靠一點低保金艱難度日。致今單身一人,他很少與人說過話,因為弱智,說話不清楚,所以他總感到自己比別人矮了一截。
從和張金貴的談話和交流中,劉恒看到了他的命途多舛和自悲。扶貧先扶志,治窮先治愚。在接下來的多次走訪中,劉恒局長給他講霍金、張海迪等身殘志堅的故事,給他講黨的扶貧政策,鼓勵他樹立起生活的信心。有了這個“親人”的關心和幫助,張金貴如撥云見日,就象在大海上航行迷失方向的船舶突然看到了燈塔。他痛下決心,今后一定要鼓起生活的勇氣,重新揚起生活的風帆。

恒愛人和貧困戶張金貴、村委副主任龍勝彬一起合影
功夫不負有心人。一年以后,張金貴的生活大有轉變,有了產業扶貧分紅收入,自己去打點臨工,加上低保金救助。基本上解決了生活問題,家里生活有所改善。
如今,走進張金貴的家里,與以前大有改變,劉恒局長的愛人幫把家里收拾的整潔,他自己臉上都掛著笑容,對生活充滿了希望。許多人與他聊天時,張金貴用不大清楚的語音說得最多的還是對“親人”劉恒和他愛人的感激。
脫貧攻堅工作中,牽動了千家萬戶,向劉恒局長愛人致敬,把貧困戶當親人扶貧。現在他愛人還幫張金貴訂了各柜子,下周末劉恒局長再給他送去。(楊衛中)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