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線:0855-8222000
本網訊 “真沒想到在家也能賺錢了,而且還能賺大錢。”這是米薅村村民吳紹美激動的對筆者說的第一句話,由于身體不好,吳紹美不能像其他年輕人一樣外出打工,在家也只能幫助家人做一些輕活,遇到天冷季節,連自家的門都出不了,什么都做不了,丈夫為了照顧她,也只能在村里承包了他人的30多畝田土,靠種植養家糊口,但高額的醫療費用和日常開銷壓得丈夫喘不過氣來,她一直想方設法去幫助家里減輕負擔,但由于身體問題,卻心有余而力不足。她了解到村民楊曉芳在全村苗繡方面有技術,就嘗試著上門學習,經過一個多星期的學習,在楊曉芳的幫助下,從一個針線都不會拿的人變身成了月收入3000左右的一名職業繡娘。她笑著說“現在我的收入成了全家的主要的經濟來源,現在連老公都說,他種植30多畝水稻都沒我一個人賺的多,他都想來當繡娘了”。

據悉,米薅村刺繡專業合作社暨黔東南曉芳刺繡專業合作社于2019年1月正式成立,合作社牽頭人為凱里市第八批非物質文化遺產苗繡表性傳承人楊曉芳,3月18日正在舉辦第一批繡娘培訓開班儀式。

米薅村是一個傳統的苗族村落,由于地少人多,大多數年輕人都選擇了外出務工。但楊曉芳一直有一個夢想,就是不能讓老一輩的苗族的刺繡手藝在我們的手上失傳了,我要把手藝傳承下去并發揚光大,把全村的婦女、老人通過苗族刺繡一起致富。2018年10月份,我從凱里回到老家辦事,聽說,我們村來了一批市里的駐村工作隊,現在正在全村范圍內尋找有能力的帶頭人回家發展鄉村產業。我找到了灣水鎮分管領導、村兩委和駐村第一書記,他們都對我的民族刺繡的前景非?春茫f一定盡最大努力完成我的心愿,并鼓勵我回村成立合作社,把自己的刺繡手藝傳授其他村民,讓他們都成為我們合作社的股民,大家一起努力把米薅村的刺繡手藝傳承下去,并通過刺繡一起致富。

楊曉芳說“現在,在幫扶單位市水務局,灣水鎮黨委、村兩委和駐村工作隊的幫助下,合作社已經成立了,今天也啟動了第一批繡娘培訓開班儀式,在未來的10天里,我將把自己所學的技術傳授給大家,她們學會后,我這里可以提供訂單給她們,她們既能學到技術,還能在農閑時間里,為家里增加一定的經濟收益。今后我還將舉辦第二次,第三次.....的培訓,一定要把刺繡手藝傳承下去,不能讓手藝在我們這一代失傳了。”(楊勝輝)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