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線:0855-8222000
此外,督查組在暗訪中還發現,該業務大廳附近聚集了大量的黑中介。現場有排隊的貨車司機表示,即便是新車開來查驗,車管所也會以各種理由告知車主查驗不合格,但是,找到黑中介交2000塊錢就能順利辦理查驗、落戶。究竟是什么原因導致大量貨車司機辦理業務排長隊?這些黑中介又是通過何種方式牟取暴利的呢?
查驗現場排隊難
現場排隊查驗的司機說:“一年四季都這樣。”
8月27日中午,遵義市區溫度接近30度,督查組來到群眾反映的車管所泥橋業務大廳。大廳附近的道路一側排滿了各種貨車,督查組統計現場排隊的約有40輛。在一個工作間的外墻上貼著去年12月27日該業務大廳的這樣一則通知:為了緩解交通擁堵,前來辦理上戶的車主,統一在秦皇路排隊等候,其它路段排隊的,不予放行。造成交通擁堵的,后果自負。

去年12月27日該業務大廳發布的排隊通知張兆福 攝
督查組成員隨機問了一名排隊查驗的司機,了解到需要查驗的車停在前面的停車場,如果排隊中途有人加塞也沒辦法。司機還補充以前車多的時候都是要排兩排的,現在是一排。另外,在現場排隊的多位司機向督查組反映,這里的排隊現象已經持續了很長時間,最多時,道路兩側都排滿貨車,整條路會被堵住。

在業務大廳一側道路上約40輛貨車排成長隊張兆福 攝
一位司機師傅是外地人,從8月23日開始到這里排隊,由于周末車管所不上班,已經整整排了5天。因為擔心別人加塞,他從白天到晚上都吃住在駕駛室里,但這幾天身體開始吃不消,到了晚上得去找賓館住。
業務大廳辦事效率低
近期單日最多僅查驗十八輛車
通過詢問,督查組發現,排隊的貨車司機大都是來辦理驗車上戶的,排隊時間也大多一樣,需要3至5天。司機師傅們紛紛反映,最近還不是辦理上戶的旺季,在6月份左右,隊伍排得比現在長得多、場面也更“壯觀”,需要十幾天才能排得上。
本應該一個檢測站一次性辦理的業務被強制分開檢測,增加辦事群眾的負擔。但業務大廳辦事效率低才是排長隊的主要原因。
督查組成員袁達海向司機師傅們了解到,車管所一般在上午9點多才開始給貨車查驗,到了11點就不給驗了,也不說原因,下午2點多上班,不到4點就又不給驗了要下班。這就說明這個車管所根本談不上按時上下班,有效工作時間也就是4、5個小時。
以辦事人員的身份進入車管所大院后,督查組發現,查驗區的2個大車檢查通道,其中一個長期處于關閉狀態。但就是這僅有的一個通道也沒有看到查驗人員。在等待35分鐘后,這才有工作人員進入通道開始查驗。查驗的內容主要是看外觀、給車輛和司機拍照等簡單工作。

查驗區只開放了一個貨車查驗通道,督查組觀察35分鐘后才有工作人員開工 張兆福 攝
袁達海調取了當天貨車查驗的檔案記錄,發現當天只查驗了11輛車。之后又隨機調取了近期3天的檔案,發現8月21日也只驗了11輛,7月27日驗了15輛,8月15日最多但也只驗了18輛。后來詢問了車管所負責人,一般情況查驗一輛小車是5分鐘,一輛大車也就是10分鐘。”
黑中介提供貨車查驗上戶服務
車管所聲稱沒法處理
同在車管所大院停著的一輛小客車引起督查組的注意,幾經詢問后,督查組發現,車內的人是提供貨車查驗上戶服務的黑中介。這名中介告訴督查人員,在該業務大廳內,貨車查驗手續很難通過,但他們有渠道就能辦下來。據這位中介介紹,平時,這里聚集的“黃牛”很多,經常競爭攬活。但近幾天,得到通知說從北京來了督查組,讓他們避一避風頭,大家都收斂了一些。
遵義市車管所泥橋業務大廳張兆福 攝
關于黑中介的問題得到了貨車司機的證實。
一名司機說自己上次開車來檢查車管所說座位不合格,找中介出了2000塊錢就合格了。實際上座位都有合格證,是沒有問題的。
隨后,督查組對車管所展開明察。得知督查人員身份后,車管所副所長王方元立刻表示,“車管所的工作確實存在問題”。他也清楚黑中介的情況,但聲稱沒有辦法處理。
至于車輛排長隊的問題,該所長稱車管所持有機動車中級查驗證書的工作人員只有一人,是人力不足導致的。
督查工作人員袁達海認為這個車管所至少存在慢作為和對黑中介治理不力的問題。看到門口排隊的貨車司機,真的很同情他們的遭遇。感覺車管所的工作人員心里根本沒有想過群眾。工作當中拖拖拉拉,涉嫌故意刁難為難群眾。并且對黑中介的情況幾乎是視而不見。
督查組當場向車管所負責人正式指出以上問題,要求他們從服務群眾角度多為司機考慮,對存在的相關問題立即整改。同時,督查組將要求遵義市政府責成公安局在全市范圍全面自查清理,限期提交整改情況報告。
近日,督查組工作人員又返回到該車管所暗訪,原本排長隊的貨車都已經不見了。同時,工作人員跟前一天聯系的貨車司機打了電話,他表示當天上午已經辦完了查驗,過程非常順利,大概只用了十分鐘。
遵義市公安交通管理局今天(31日)一早發布了對該事件的情況通報,多人受到免職處理。

7月10日至9月10日,國務院辦公廳組織開展”我為大督查提建議“活動,面向社會公開征集問題線索和意見建議。
這次征集活動采取線上與線下相結合的方式,為廣大群眾開辟了四種參與渠道:
一是登陸中國政府網”我為大督查提建議“專欄留言;
二是關注中國政府網微信公眾號,進入”我為大督查提建議“微信小程序留言;
三是登陸中國政府網”政務服務舉報投訴平臺“留言;
四是以信件方式參與”我為大督查提建議“活動(地址:北京市17890信箱,郵政編碼:100037)。(張兆福)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