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線:0855-8222000
5月20日,在凱里一家酒店內舉行了一場“鉆石婚”慶典,男女主角都是年過八旬的老人,當天,現場的照片在凱里人的朋友圈里不斷轉發(fā),很多微友紛紛表示,這讓他們又相信了愛情,同時也為他們相濡以沫的感情祝福。
穿上一次最美的婚紗

兩位老人的婚紗照。
“她依然是我心中最美的新娘。”雷國芬老人今年已經85歲了,說起5月20日的“婚禮”,雷爺爺滿臉幸福。
雷爺爺說,他與老伴史道英現居住凱里,兩人今年都是85歲了,結婚已有60年,就是人們常說的“鉆石婚”。
說起舉辦這次婚禮的原因,雷爺爺說道:“我從來不過生日,但是我注重愛情,我認為兩個人在一起就是要有儀式感,所以在結婚60周年,我要給她一個婚禮,讓她穿上一次最美的婚紗,當然這些也是幾個孩子一直在操辦,他們很上心。”
在婚禮中,貴州都市報·都市E家記者看到史奶奶一身紅裙笑靨如花,爺爺則西裝筆挺十分瀟灑。

兩位老人的婚禮現場。
“當天,我們的親朋好友都來了,光拍照環(huán)節(jié)都進行了兩個小時。”說起當天的婚禮,史奶奶至今還很開心,而且還是她第一次穿上婚紗。
“我沒想到,在我這個年紀還能穿上婚紗喜服,做一回‘新娘’。”史奶奶說不僅僅是婚禮,今年她與雷爺爺還拍了一組婚紗照,有的身穿婚紗、有的身穿禮服、還有的一身喜褂。“很幸福,就像圓夢了一樣。”
說著,史奶奶拿出了他與雷爺爺的婚紗照,照片中,兩位老人不時深情對望,不時相互擁抱,不時開心對視,歲月的沉淀讓新娘的臉龐更加美麗,兩位老人的眼神中飽含幾十年的依戀。
青梅竹馬的愛情

兩位老人的婚紗照。
“她年輕時可是校花哦,而且還很善良。”雷爺爺看著婚紗照里的老伴,笑著告訴貴州都市報·都市E家記者。
雷爺爺說,他與史奶奶就是“青梅竹馬”,從小學到初中都是同學,因為家里隔得近,上學放學都是一起。
“我小時候家里很困難,經常穿著一雙草鞋打球,我老伴看到了,就偷偷縫了一雙布鞋給我。”回憶起兩人的過去,雷爺爺至今還記得很清楚。

老人上世紀六十年代的合影。
雷爺爺說,1955年他從學校畢業(yè)后,就到鎮(zhèn)遠工作了,奶奶則去了黃平,兩人一直保持著書信的來往。看到自己身邊的同事都結了婚,雷爺爺才在信里面,向史奶奶吐露了自己的想法:“要不然我們在一起吧!”
就這樣,兩顆20多歲的心找到了彼此的歸宿,三年過去了,1958年,雷爺爺再次寫了一封信給史奶奶,內容很簡單。“我們結婚吧!”
就是這樣簡簡單單的一封信,史奶奶便去到鎮(zhèn)遠,和雷爺爺結了婚。
“當年的婚禮很簡單,就是買點瓜子,買點糖,大家一起吃。”雷爺爺說,當年條件很有限,婚禮當天兩人都沒有一張合影,如今留下的一張上世紀60年代的合影,還是在結婚后一次偶然的機會,才請人拍的。
60年,感情與日俱增

兩位老人的婚紗照。
60年一晃而過,彼此的容貌改變了,但感情卻與日俱增,史奶奶也被雷爺爺寵了60年。
結婚60年,家里洗衣做飯的家務活全讓雷爺爺包了,直到現在史奶奶還不會使用電飯鍋。
“一個女人跟了你,你就是她的依靠,她要生孩子,教育孩子,而男人就要為她遮風擋雨,要包容她,相敬如賓,這個家才能好。”談起兩個人相處之道,雷爺爺感嘆著,“有段時間她身體不太好,我就一直陪她,兩個人去旅游,出去看看世界,呼吸新鮮的空氣,回來之后,她就好了很多。”
現在,只要有空,雷爺爺就會帶著史奶奶出門逛。就如婚禮的第二天,雷爺爺與史奶奶就與家人一起去了一趟施秉“度蜜月”。
在這次婚禮中,老人的兒媳婦王女士一直忙前忙后,當看到白發(fā)蒼蒼的兩位老人站在臺上接受大家的祝福,她覺得一切都值了。
“我們作為子女,看到兩位老人家這么恩愛,保護彼此,又把這個家管理得這么團結,真的,是我們每一個人的榜樣。”王女士說。
談起父母相處的細節(jié),王女士說:“在家里吃飯時,爸爸總會給媽媽夾菜,即便是出去吃飯了,老媽的面前也還是有一碗滿滿的她愛吃的菜,平時老爸也愛逗媽媽開心,兩個老人成天樂呵呵的。”
(文圖:顧菲 記者 陳莉)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