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線:0855-8222000
29歲女孩燒炭自殺 疑似被貸款所逼

這里是貴陽市白云區機場街的楊某家,此時,楊某的家人十分悲痛,因為這個年輕的生命,永遠定格在了29歲。


楊某的姐姐:我覺得他們就是個流氓平臺詐騙平臺?謬,用各種各樣的手段整。


楊某在家里排行老二,至今沒有結婚。5月19號中午,家人像往常一樣準備叫醒房間內楊某。然而當打開門后,眼前的一幕讓她震驚不已。
楊某的姐姐:今天中午我妹起來敲她的門,才發現她已經不省人事了,已經去世了。


楊某為什么要選擇用這么極端的方式結束自己年輕的生命呢?楊家人告訴記者,他們懷疑是被貸款所逼的。
因欠房租借貸 最終欠下83萬
楊某的姐姐:她說她想要開一個餐廳,早的時候我不知道,我們是上個星期才發現的。這個餐廳是假的,根本沒有投進一分錢,你的錢去哪了?后來她拿手機給我,是被一平臺騙了。
記者:騙了多少錢?
楊某的姐姐:騙了八十多萬。
原來,就在今年1月份,楊某因為開美甲店在一個借款平臺借了5萬元。

楊某的姐姐:她有個美甲門面,好像是房租到期了,他們(米房)還款是以七天為一周期。平臺并不是一次性給她打五萬,是分為每次三千的打。
楊某的姐姐說,平臺放款是分批次的,楊某最終拿到手的也只是三萬多元。
不過平臺的還款期卻非常精確,一個周期七天,時間一到必須償還利息。
楊某的姐姐:她還了兩萬,還差三萬。平臺說這三萬你只還利息,本金不要還。
對于具體的還款細節楊某的姐姐表示她并不清楚,不過通過楊某實際的還款情況來看,到了第二個周期,楊某需要償還的利息已經超過了她的承受能力。


楊某的姐姐:平臺上寫的利息是24%,但據我們了解算下來利息高達1500%。
根據2015年頒布的《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民間借貸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第26條,借貸雙方約定的利率超過年利率36%,則超過部分的利息約定無效。
按照楊某姐姐的說法,米房平臺很可能存在高額利息的問題。然而,被告知欠款的楊某卻沒有意識到。

楊某的姐姐:第一個平臺我妹還不清錢,就介紹到第二個平臺,來借錢給她還利息。
第二個平臺借了她二十四萬,她還不起以后,第二個平臺又介紹她到第三個平臺,給她轉了十四萬到第二個平臺,第三個平臺還不清以后又介紹她到第四個平臺,第四個平臺轉了三萬左右到第三個平臺。

家人們發現,在四個多月的時間內,楊某最后竟然欠下了八十三萬多元的債務。
楊某的姐姐:短短3到4個月的時間就欠了四十四萬,這四十四萬輪番轉起的。
討債人24小時不停催債
由于平臺上注冊信息的身份是楊某,也就是說,這些債務都要由楊某一個人來背。
盡管錢沒到手,但是討債的人卻用各種手段逼迫楊某。
楊某的姐姐:催債公司每天打電話轟炸,每天轟炸幾十個電話,電話接聽就開始罵,可能詐騙平臺打電話威脅她,給她施加更大的壓力。導致了她選擇自殺。
據家人們描述,楊某性格比較內向。回想起這段時間楊某的反常表現,家人們心痛不已。
楊某姐姐:人家給她說,你今天六點不還款,今天還一萬,明天就變二萬四。問我要錢的時候,離六點只差五分鐘。她當時手抖得不行,說你先拿錢給我你先拿錢給我,我錢一給她,我妹慌得一把搶去就跑了,馬上轉錢進去。

就這樣,楊某拆東墻補西墻,不停在向平臺支付所謂的利息。甚至不惜向外借了高利貸。就在記者采訪的過程中,高利貸的催債電話竟然打到了楊某的手機上。
記者:她在你們那欠了多少錢?
催債電話:她借走了四萬,利息是四千塊。
記者:借了多久?
催債電話:借一個月。
記者:你們這是什么平臺?
催債電話:我是個人。她找到我求助我的。
記者:她跟你是什么關系?
催債電話:朋友關系。
記者:那你知道她今天已經去世了嗎?
催債電話:我不知道。
記者:她今天已經自殺了。
催債電話:呵呵,這個跟我沒關系。

楊家人告訴記者,正是在毫無人性的催款下,在強大的貸款壓力下,楊某最終精神崩潰,選擇了自殺。

楊某的姐姐:她是被這個平臺繞昏了,這個平臺每天打電話給她,24小時不停地轟炸她,每天她腦子里面一直都是還錢還錢,平臺平臺。
借貸平臺聯系不上 家人收集證據報警
在楊某的手機上記者看到,這些平臺有的是APP,有的只是一個軟件,除了楊某的身份信息,借款往來記錄以外,沒有什么內容,隨后記者也試圖聯系米房客服人員。
然而電話一直打不通。
目前,楊某的家人已經收集了相關證據,并向轄區艷山紅派出所報案。事情正在進一步調查中。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