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線:0855-8222000

馮寶林,杭州經濟技術開發區副處級干部,2015年10月10日,不遠千里來到了貴州省黔東南州掛任黔東南州商務局黨組成員、副局長。
遠在杭州的馮寶林為什么會跨越了1500公里赴黔東南掛職?
這事的起因得追溯到五年前。2013年,新一輪對口幫扶工作啟動,貴州迎來了發展新機遇。在原來寧波、青島、大連、深圳對口幫扶貴州的基礎上,新增上海、杭州、蘇州、廣州幫扶貴州,實現了“一對一”幫扶全覆蓋。8個對口幫扶城市分別幫扶貴州除貴陽外的8個州市,掀開貴州發展新篇章,沿海發達城市對口幫扶貴州,助推了貴州的跨越發展。
2015年10月,杭州市第三批對口幫扶黔東南州掛職干部一共有四名,馮寶林就是其中之一。在他之前,還有兩批先后到貴州幫扶的掛職干部,他們的任期是一年,而馮寶林他們這批掛職干部的任期是三年。
初到黔東南工作不適應,只因跟不上這兒的“慢節奏”
馮寶林說:“黔東南的環境好,交通很方便,人也很淳樸。但是這邊的生活和工作節奏與杭州比起來是較慢的,杭州的工作節奏比較快,執行力很強,到黔東南就有點跟不上這邊的‘慢節奏’了,2015年剛到黔東南,確實是不太適應。”
2015年,是黔東南電子商務工作的啟動之年,任務繁重,前期工作打下的基礎也不是很好,所以電子商務的發展,成了馮寶林初到黔東南時手頭工作的重中之重。

檢查指導電商企業
剛開始,馮寶林把在杭州工作時的工作方式方法帶到了黔東南,但是發現很多工作無法推進。發現這一問題后,馮寶林開始反思并及時自我調整,通過把握黔東南州的工作節奏,尋找適合在黔東南州工作開展的方式方法,在半年之后,工作就打開了局面。
“現在回過頭來看呢,會覺得當時有點太心急了,不可能一下子就讓黔東南的工作進程和東部接上軌,還是得循序漸進。在我先了解了這邊的風土人情和之前脫貧攻堅的工作之后,我發現其實這邊工作的推進力度也是比較大的。所以,當你要開展一項工作時,可以先去全面的了解這項工作過后再來著手去做,你會發現原先你想一步做完的工作,其實可以把它分三步,先細化后再去做,就像爬樓梯一樣,一步上三個臺階不如一步一個臺階分三步走,這樣做可能效果會好很多。”馮寶林說。
牽線搭橋引入電商企業,見證并推動黔東南電商發展
在十年之前,杭州就已經基本上都在用淘寶購物了。而2015年馮寶林剛到黔東南工作時發現,那時候的凱里還沒有普及微信支付、支付寶支付和滴滴打車。
2015年的“雙十一”,馮寶林到黔東南工作才一個月的時間,他便和黔東南州商務局局長張文貴商議著做一件大膽的事兒。他們商議決定,通過政府發文,讓政府機關的在職人員“雙十一”的時候都去淘寶上購物。買什么呢?當然是家家戶戶都用得著的了,他們當時選擇了幾款生活日用品,并且還先去超市調研過這些商品,對比后發現,通過淘寶購買比在超市里購買要實惠20%左右。馮寶林說:“我記得當時的爆款是海飛絲洗發水和奧妙洗衣粉。”
政府按照他們的想法去大膽地實施了,并且實施的成效也很不錯。讓政府機關的在職人員“雙十一”的時候在淘寶上購物的目的,就是讓政府帶頭,帶動全州的市民去網購,讓市民體會到網購的便利和實惠,認識電商、了解電商,從而才能更進一步去推動黔東南的電商發展。

帶隊考察重慶農產品市場
后來,有部分市民向他們反映稱,確實不知道可以網上購物,還有大部分市民表示,竟然還能通過網購的渠道買到這么便宜的東西。當然,負面的反映也有,有市民舉報說:政府怎么能做這樣的事情呢?
怎樣正確看待政府這個“瘋狂的舉措”呢?這應該是一分為二的,肯定有利也有弊,但馮寶林認為:總的來說,這個舉措是利大于弊的。
后來,在馮寶林等掛職干部的牽線搭橋和杭州市級相關部門的鼎力支持下,杭州幫助黔東南引入阿里巴巴、蘇寧易購、京東等知名電商企業,推動共建黔東南電商公共服務平臺,開展全州農村電商精準扶貧各類培訓。
馮寶林說:“電子商務作為黔東南州的一個新興產業,最初我開展這項工作的時候幾乎是從零開始的,政府的支持和助推,眾創產業園的修建,產業協調以及杭州資源的導入,電商開業和店鋪氛圍的營造等等,電商這塊的工作花了很多時間,慢慢地,黔東南電商一步步發展起來了,并且成效顯著,這一切都是有目共睹的。”

2017年獲貴州省脫貧攻堅先進個人
掛職干部工作繁重,他卻說:我在黔東南工作很幸福!
據馮寶林介紹,掛職期間,他平時的工作主要有三個部分,這三個部分的工作也都做出了優異的成績。
第一部分的工作就是電商發展。全州的16個縣市都成功創建國家級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縣。阿里研究院的數據顯示,黔東南的電子商務交易額位列全省第1位,全國第91位,黔東南的網絡零售額連續兩年都位居貴州省第4位。黔東南的電商工作及實績得到了時任貴州省委書記陳敏爾同志的批示肯定。黔東南的經濟發展在全省來說相對靠后些,黔東南的電商能夠取得這樣的成績是很不容易的。
第二部分的工作是杭州工作隊的任務。16年、17年每年杭州幫扶黔東南有兩百多個項目,2018年的幫扶資金翻了3倍,項目自然會更多,而這些幫扶項目前期需要進行項目立項、審查、審批、資金撥付,項目檢查督促以及驗收等,工作量非常大。經過這兩年杭州對黔東南的對口幫扶,對黔東南的脫貧攻堅工作起到了有力的推動作用。
第三部分的工作是凱里經濟開發區的幫扶工作。馮寶林本就是杭州經濟技術開發區的干部,杭州經濟技術開發區跟凱里經濟開發區是結對的,這兩年的結對工作主要是幫助凱里一起共建的一個凱里杭州經濟開發區協作園,并面向全國做一些電子信息類產業的招商工作,馮寶林積極幫助引進了杭州電子信息產業優勢企業入駐協作園。

參加黔東南三創大賽
另外,原是教育系統出身的馮寶林,對教育事業更是重視,一直在推進凱里開發區18所中小學、幼兒園與杭州經濟技術開發區優質中小學、幼兒園全面結對幫扶。兩地教育部門建立了良好的學校結對幫扶合作機制,通過物資援助、教師互訪、家庭結對等方式有效提升了凱里開發區的辦學品質和教育教學管理水平。
像馮寶林這樣的掛職干部日常工作如此繁重、忙碌,壓力也很大,可他卻從未覺得工作苦工作累,反倒覺得在黔東南工作是件幸福的事,覺得能有這樣一段工作經歷實在難得。
“離開家一千五六公里路來到黔東南工作,以后這樣的工作機會也不多了。這三年的經歷對我們個人來說是非常難忘的,工作中的點點滴滴都非常難忘。周末休息時沒什么事就全都在工作,晚上沒事我們幾個掛職干部也經常在一起討論工作,工作和生活都很充實。這邊的老百姓善良淳樸,交通便利,特別是自然環境非常好,我向別人介紹黔東南時我都會先告訴別人黔東南的自然環境非常好。杭州對很多地方都有幫扶,新疆、西藏、青海、四川、寧夏、吉林、恩施等地都有我們杭州派去的掛職干部,但是我們都覺得在黔東南掛職是幸福的!”馮寶林笑著說道。

現場檢查對口幫扶項目推進情況
淺談黔東南電商發展的優勢與劣勢:需運用好這兩個“寶貝”
馮寶林說:“陳敏爾書記曾指出,黔東南的發展要用足用好生態環境和民族文化“兩個寶貝”。這兩個“寶貝”其實也是黔東南電商發展的優勢。”
首先良好的生態環境所孕育出來的就是優質的農產品,黔東南的自然環境好,沒有污染,種植出來的大米、蔬菜、水果,養的雞鴨魚、豬牛羊等農產品的品質都是非常優良的,這就是黔東南得天獨厚的優勢之一。而做電商,賣產品,所賣的產品綠色、有機、無污染,也就是這個產品與其他同類產品競爭力的體現和優勢所在。
其次就是民族文化,黔東南州的苗族侗族的民族文化很濃郁,但是如果真的穿一套苗族服裝出門可能有點不太實際,那么如何把民族文化做好做成黔東南的一個優勢呢?

考察雷山茶葉幫扶項目
“近段時間我們在做這樣一件事,就是把苗族的刺繡和銀飾,通過現代的一些工藝設計,把它做成可以讓人們正常穿戴出去的裝飾品,例如一個小掛件、小飾品。淘寶品類上最大的一家手串類的店,我們已經對接到施秉和雷山,這兩個縣已經開始在做手串放在網上售賣了,成效如何很快就會出來的。”
黔東南電商發展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那么劣勢又如何呢?
馮寶林說:“老百姓總說自己的農產品是很好的,是有機的是無公害的,但是也只能是自己說說,我在黔東南生活三年我當然是認可的,但是你怎么讓外面那些對黔東南不太了解的人也認可你的產品呢?”
黔東南的產業缺乏標準化、系統化、規范化的生產和管理,產業鏈也不健全,若要讓所有人都認可你的農產品就成了難事兒了,這也是黔東南的電商發展以及資源發展和產業發展中所存在的一個大問題。
第二,電商發展存在的一個很大的問題就是物流。在凱里市區物流是沒有問題,5—10元不等的運費,就能將產品運到全國各地。但把產品從鄉鎮里運出來的成本就比較高了,有些偏遠鄉鎮把農產品運出來每單就要15元,產品的利潤大部分就消耗在物流成本里了。
第三,是一個老生常談的問題——人才。黔東南電商發展基礎比較差、起步比較晚,需要做的工作很多,其中核心在于人才缺失,電商產業鏈條每個環節都需要人才支撐。如果人民群眾不再滿足于現狀、安于享樂,都全身心的投入到自己本職工作中去,為更高品質的生活而去努力奮斗,人們的幸福指數雖然可能會往下降一些,但是這個地區各方面的發展肯定會有所上升的。
“不過只要扎扎實實、腳踏實地的去做,把產業鏈健全起來,把制度都完善好,把所有的優勢充分利用好,我相信一定能夠做出成效來的,黔東南今后的發展也肯定能厚積薄發的!”馮寶林笑著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