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線:0855-8222000
本網訊 “你們紀委管不管老百姓啊,老頭子被人欺負了,你們今天必須把我的事情解決了。”一位苗家老伯進門就用生硬的漢語情緒激動地說著,見狀,雷山縣紀委接訪人員趕緊扶老人坐下,倒上一杯熱茶,微笑著安撫老人的情緒,并親切地詢問老人來訪的原因。在艱難的交流和詳細的詢問以后,終于弄清楚老人是因為與鄰里發生山林的權屬爭執,特來討公道的。由于不屬于紀檢監察機關受理的范圍,接訪同志耐心地向他講解,誰知剛開口,就被老人罵了回來,“紀委是不是不想管,還是你這小姑娘不敢管”,面對這樣的誤解,只得一而再再而三的解釋,并幫助老人撥打相關部門電話,對接清楚具體負責股室,寫在紙條上,引導老伯直接去找股室責任人,避免走彎路。在多番解釋下,老伯終于理解,出門前,還樂呵呵地說:“我也沒得文化,他們教我來找紀委,我就來了,現在你幫我找到了辦法,博夫(苗語:謝謝)。”
站在接待群眾來信來訪的第一線,每天面對的是有事相求的來訪群眾,是生活困難需要扶助的來訪者,是遇到辦事不公的情緒者,有的是因為無處訴衷腸,有的是因為解不開心中的結,有的心懷正義、義憤填膺,有的楚楚可憐、隱忍不公,聽到是怨聲哭聲,看到的是黑臉臭臉,稍不注意工作方法就容易激化矛盾,加之在少數民族地區,一些來訪群眾語言不通或文化水平不高,表述問題不夠清楚,甚至對某些問題存在嚴重的誤解。無論來訪群眾是怎樣的態度和言語,雷山縣紀委的接訪人員都會用心去體會來訪者的想法,換位思考,理解他們如此堅持不懈的原因,堅持“柔情”與“理性”并用,在工作中始終堅持以情感人,以德育人,以法管人,以信服人的工作方法,恭聽他們想要反映的內容,溫和地詳細詢問來龍去脈,理性地幫助分析事情原委,耐心細致地做好解疑釋惑,引導群眾正確行使權利,以理性合法的方式、選擇正規渠道反映情況、表達意見。從一句話、一個眼神做起,變“要我做”為“我要做”的工作形象,讓來訪群眾見得上面、說得上話,保持來訪渠道暢通,最大限度地為來訪群眾提供便捷、優質、高效的服務,用“柔情”化解沖突,用“理性”化解難題。
無論是新兵還是老將,無論是嫻熟于心還是初出茅廬,都要始終踐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始終把能為人民謀幸福作為最大的光榮,始終與人民群眾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把解決好人民群眾的合理訴求作為神圣職責,不忘初心,在信訪工作的平凡崗位上找到工作快樂和自身價值。因為認真的、真心的接待來訪群眾不僅是職責所在,更是良心所為,不僅是紀檢干部的基本要求,更是中共黨員的基本素養,不忘初心,良心接訪,當好新時代黨內政治生態“護林員”,守護好黨內政治生態的“綠水青山”,讓青山一直青,綠水一直綠。(周媛)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