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線:0855-8222000


積極開展產業結構調整
爐山鎮緊緊圍繞“八要素”和“五步工作法”,大力推進“一減四增”農業產業結構調整,調減玉米6316畝,改種桃、李等高效經濟作物2000余畝;建成辣椒、西紅柿7個示范點共790畝,過去的荒山變果林,春華秋實美了村莊富了農民。


加大鄉土人才引育力度。
今年來,爐山以“頭羊領跑”為抓手,破除學歷、資質限制,從16個村(社區)創業能手、民間技術人員、致富帶頭人等領域中選拔了85名優秀鄉土人才組建“土專家”隊伍。通過舉辦夜校、外出考察學習、田間授課等活動,著力提升他們的技能水平和帶頭幫富意識,切實實現以“頭羊”帶富、鄉村振興目標。截至目前,全鎮已組織鄉土人才開展專題培訓5次、實地考察3次、田間授課10余次。

發展優質農產育出品牌
爐山始終以培育本土農產品牌為核心,積極推動“苗嶺紅桃”、“脆糖李”、“貴長獼猴桃”、“玫瑰葡萄”、“蜂蜜葡萄”、“稻(荷)田魚”等精品水果、水產的發展和品牌推廣。目前,全鎮種植桃李2000余畝、獼猴桃1000余畝、荷花養魚300畝,每年水果可實現收益畝產值20000余元、蓮子可實現畝產300斤、鮮魚可實現畝產80斤。水果、水產豐產季大批買家慕名來鎮購買,農產品供不應求。
融合旅游發展增加收益。
自實施農業產業轉型后,爐山鎮過去的玉米地變成了映日連天的荷塘、金碧燦燦的葵花、一碧如洗的烤煙……農村的路變得寬敞平整了、村莊變得干凈整潔了,由農業產業發展帶動的鄉村旅游已開始逐步發展起來。

今年洛棉荷花花期吸引游客7萬人次,海星、甘壩葡萄采摘吸引游客1000余人次,大良田獼猴桃采摘吸引游客300余人次。農業產業融合旅游發展切實給鄉村帶來了人氣聚來了活力,讓老百姓增加了收益看到了“錢途”。(吳錫萍 )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