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線:0855-8222000
本網訊 顧希均烈士是凱里市凱棠鎮凱棠村人,他為了追求革命真理和人民的解放事業,堅韌不屈,與敵人抗爭到底。但不幸的是,正值貴陽解放之際,1949年11月11日,國民黨特務將他殘酷殺害,犧牲時年僅28歲。為了紀念我們偉大的革命烈士,上世紀80年代,凱里市委、市政府在顧希均故居掛牌“顧希均烈士故居”。上世紀90年代,貴州省委原常委、副省長王正福和老紅軍、正廳級干部余英以及凱里市原市委四大班子領導在故居內題詞。2010年,顧希均故居被定為國家革命遺址點。但由于顧希均故居年代久遠,且無人居住,未得到妥善管理和保護,故居幾乎變成危房。

顧希均舊居原貌

修繕后的顧希均故居
為緬懷革命先烈,傳承紅色基因,充分開發利用烈士故居,2017年11月,經市政府同意,市委黨史研究室和凱棠鎮共同啟動了顧希均故居修繕工程?紤]到故居的瓦片斷裂和房梁等腐蝕嚴重,修繕公司將原房子拆除,將原房子相對比較好的磚、木料留用,又照原模樣一比一進行恢復修建。經過近半年的修復,故居修繕工程已基本完成。下一步,將對故居進行室內布展,收集烈士故居的遺物,讓故居以嶄新的面貌重新展現在人們面前,并加大宣傳力度,豐富凱里的紅色文化。顧希均故居修繕工程的完成,正契合了凱里作為革命老區,緊緊圍繞紅色文化基因傳承、凝聚精神力量、助力脫貧攻堅的目標,并給人們提供了一個更好的學習先輩優良傳統、革命精神的平臺。(唐軍娥)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