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線:0855-8222000
“三個月的時間,菌棚的10萬菌棒已經生產銷售了12萬元,我們村貧困戶明年脫貧更有底氣了!”
近日,正在舟南食用菌基地內采收香菇的黔東南州凱里市舟溪鎮舟南村委會主任潘曉正告訴筆者:“為了發展培育食用菌,我們考察了很多品種,最后選擇香菇,因為香菇耐儲藏、耐運輸、產量高,F在不僅有當地買家,還有外地買家大量收購,預計今年收益可達60萬元!”

舟南村是舟溪鎮的一個貧困村,為加快貧困戶的脫貧攻堅步伐,自去年5月以來,該村把香菇栽培作為村民增收的突破口來抓。舟南食用菌基地是舟溪鎮舟南村、舟溪村村集體所屬合作社種植的食用菌種植大棚,種植面積分別為9畝、8畝。在選準香菇栽培作為村民增收產業的同時,該村還采取“黨支部+合作社+貧困戶和村民”入股等發展模式,激發了村民栽培香菇的積極性,目前全村已有197戶村民入股參與香菇栽培,其中貧困戶就有167戶。同時,該村還利用優質的地下水發展娃娃魚養殖,流轉包谷地發展果樹和蔬菜種植等。
而在不遠處的舟南大壩百香果主題園已基本建成投入使用。走進舟南大壩百香果主題園,給人的映象不再是傳統意義的水果園,更像是公園廣場、觀光園。其中,五角玻璃溫室、回字型溫室大棚、接待中心、生態展廳、景觀綠化……都能讓你眼前一亮。
據舟溪鎮黨委書記王錫勝介紹:“舟南大壩百香果主題園目前建設面積341畝,是集百香果產業休閑旅游、農業教育研發、百香果創意產業、帳篷與房車露營等功能于一體的休閑觀光果園。”
為加快推進舟溪鎮貧困群眾的脫貧步伐,王錫勝告訴我們:“在‘一減四增’方面,我們采取了以合作社流轉農民的土地,對一些坡耕地采取退耕還林的方式,目前已經流轉了3000多畝,準備種李樹和桃樹,還有酸系的辣椒、生姜、大蒜等。現在已經在不斷地翻耕和耕種,通過‘一減四增’的推進,把老百姓、把貧困戶,拉到合作社里面來,搞好脫貧攻堅工作。”
據了解,舟溪鎮以農文旅一體化為引擎,利用舟溪鎮得天獨厚的民族文化旅游資源,已經建成了云谷田園、舟南大壩百香果主題園和刺繡織錦等來把鄉村旅游做強大,以此來推動全鎮經濟的快速發展。(陳昕)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