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線:0855-8222000

圖:貴州風青陽
說到黔東南的梯田可能想到的是從江加榜梯田、丹寨高要梯田,然而,今天小編要說的是劍河縣白都梯田,雖沒有像其他梯田一樣被人所熟知,但是它的美景卻絲毫不遜色。

尤其是秋天的梯田,金黃色鋪滿你的視線,連秋風的顏色也如此,愉悅著你的心。
白都梯田位于劍河縣南寨鄉上白都村,是仰阿莎湖畔苗族的遺產。梯田依山鋪展,隨山勢地形的變化而呈現出波浪般起伏的秀麗線條,在仰阿莎湖回水灣東西兩岸連成一片,重重疊疊,回還往返,氣勢磅礴。


圖:貴州風青陽
每塊梯田寬窄不一,長短不一,每塊梯田落差約1.5至2.5米,分布于高程約500至1000米之間山體。整個白都上下兩寨梯田連為一體,面積約千余畝左右,最高點與最低點高差約500米,約為250余階,坡度約20度至30度。梯田間的村寨鱗次櫛比,炊煙繚繞,山水與自然交融,好一派優美的山居圖。梯田是白都村民自給自足,賴以生存的資源,眼下進入秋收時節,梯田里的稻谷已陸續成熟,村民們正忙著秋收。梯田下綠水潺潺,梯田上青山隱隱,梯田背村寨錯落。成熟的金色稻谷和周邊碧綠的山林,與波光粼粼的湖面交相輝映,形成一幅引人入勝的美景。




圖:貴州風青陽

圖:長華_1


白都村民龍昌吉家的田就分布在這片梯田上,今年風調雨順,又加之優良的品種,今年龍昌吉老人的稻田又迎來了豐收年。

白都村村民龍昌吉:我今年的谷子比往年增加了一半,那時候只得3500斤,今年穩起6000斤。



由于海拔高低不同,同一梯田里相同品種的水稻成熟的時間也不同。每年村民們都相互幫忙,晚的幫早的,早的又幫晚的。龍昌吉老人的稻田海拔偏低一點,收割早,今天他又迎來幾個村民。大家你割稻我打谷,很快一挑挑金黃的稻谷就滿載而歸。

白都村村主任龍昌銀:我們白都梯田又稱為九九白都梯田,目前只是以水稻為主,我們下一步為了旅游發展,吸引更多的客人到白都來,下一步我們打算在春季、夏季、秋季種水稻,冬季、春季又種油菜等其他農作物,來美化我們白都梯田。

小編了解到隨著311省道和通村水泥路的全面竣工,白都村交通得到了較大提升,從劍河縣城出發,2.5小時即可到達白都梯田。
百度梯田的風景一年四季皆是美景。村里比較安靜,聽著畫眉和布谷鳥的叫聲,你想去哪里都沒有人干擾你,即便是犁田季節,老牛也會發呆的看著你,任你拍個夠。

南寨鎮白都村一個坐落于仰阿莎女神出生地的仰阿莎湖畔,所謂依山傍水。這里住著一群淳樸敦厚的苗族部落群,善歌載舞,勤勞耕種,便在古老族人帶領下開辟了一片片鬼斧神工般的白都農田,自給自足,這里具有堪稱世界一絕的 "苗族錫繡",有 "干也里千層梯田"、 污都"古石橋"、還有一目千里的"白葉山"等景點。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