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線:0855-8222000
12月14日,全省少數民族特色村鎮保護與發展工作現場會在貴定縣召開。省委統戰部、省民宗委和省旅發委聯合發文,對全省第二批240個少數民族特色村寨進行了命名授牌。
截至目前,我省共有213個國家級中國少數民族特色村寨,命名掛牌的數量占比20.15%,位居全國第一;514個省級少數民族特色村寨,計劃“十三五”期間共命名1000個省級少數民族特色村寨。
“十三五”以來,省民宗委共投入少數民族特色村鎮專項資金1.2億元,重點用于特色村鎮特色民居改造、民族文化設施建設、特色產業發展、民族節日節慶打造等方面,以2016年確定的10個示范廊帶建設為引領,抓好規劃實施,推進廊帶重要節點建設,示范帶動全省12個大廊帶建設;以“農文旅”一體化發展新模式,培育了西江苗寨、肇興侗寨、惠水好花紅、貞豐者相特色小鎮、三惠邛水特色小鎮、貴定音寨村、青巖龍井村等一批少數民族特色村鎮品牌;以示范帶動作用強的10個少數民族特色小鎮為引領,同時支持各地結合實際打造一批示范小鎮;以每年100個少數民族特色村寨作為重點培育扶持對象,5年重點扶持建設500個特色村寨,讓特色村寨在民族地區旅游業加快發展中發揮示范作用。在此基礎上,為響應黨的十九大報告首次提出的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省民宗委將以民族特色村鎮為重點,深入實施民族鄉村振興計劃。(杜再江 記者 聶毅)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