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線:0855-8222000
助力市場主體增長跑出“加速度”
——我省圍繞“放、管、服”,堅定不移推進商事制度改革
市場主體井噴
來自貴州省工商局的數據顯示,1至11月,全省新設市場主體58.89萬戶,同比增長77.80%,呈現井噴式增長。其中,今年7月,全省新設市場主體5.01萬戶,同比增長57.64%;8月,全省新設市場主體5.82萬戶,同比增長74.78%;9月,全省新設市場主體6.62萬戶,同比增長82.80%;10月,全省新設市場主體4.68萬戶,同比增長46.76%;11月,全省新設市場主體12.32萬戶,同比增長270.63%。
近年來,我省在審批上做“減法”,在服務上做“加法”,顯現了“乘法”效應。短短5年半時間,全省市場主體增長跑出了“加速度”:2012年6月底突破100萬戶大關;2016年7月底突破200戶;2017年11月底突破250萬戶。
深化簡政放權
商事制度改革,就是要奔著問題去。聚焦增活力、添動力,我省不斷為市場主體松綁減負、簡除煩苛。
程序進一步簡化——我省整合涉企事項,在“三證合一、一照一碼”的基礎上,實施“五證合一”,進而到“多證合一”,實現了注冊登記“一套材料、一個窗口、一張表格”全解決,通過“信息多跑路”實現了“群眾少跑腿”。
門檻進一步降低——放寬登記和注銷條件,實行注冊資本認繳制。“以前要注冊一家公司,注冊資本不得低于3萬元,現在,這一限制被取消了”。貴州省工商局注冊指導監管處處長胡幫軍說。
審批事項后置——變“先證后照”為“先照后證”,將諸多前置審批事項變為后置審批,進一步深化簡政放權。
創新服務方式
“市場主體出現持續快速增長的態勢,是改革措施和工作方式創新‘發酵’的結果。”省工商局副局長丁琨介紹,近年來我省多措并舉,不斷優化、創新服務方式。
——全省建成網上辦事大廳。我省加快推行“互聯網+”政務服務,2015年貴州省工商局網上辦事大廳啟動,基本實現“外網受理、內網辦理、限時辦結、方便快捷”。目前,貴陽又在打造網上辦事大廳升級版,試點注冊登記全程無紙電子化。
——試點證照分離改革。2016年4月,貴安新區探索“取消辦證一批、改為備案一批、自主辦證一批、承諾辦證一批、證照合發一批、嚴格準入一批”等“六個一批”的證照分離改革新模式。今年,我省“1+8”開放創新平臺全面試點“證照分離”改革。
——試點發放電子營業執照。2015年11月起,畢節市、銅仁市、安順市和貴安新區作為試點單位,發放電子營業執照。截至目前,貴安新區已經發放988張電子營業執照。
——工商登記“微信申報”。為進一步推進注冊登記便利化,提高商事主體注冊登記效率,貴安新區將開展工商登記“微信申報”改革工作,讓申請人通過關注微信公眾號,即可提交登記注冊申請。
——推行簡易注銷改革。在安順、畢節、銅仁等地開展簡易注銷改革試點的基礎上,2017年2月起,我省全面推進簡易注銷制度,改變了企業“出生容易死亡難”的尷尬,完善了市場主體快速退出機制。
“新時代新征程,我們將繼續深化‘放管服’改革,最大限度下放權力,最大限度減少審批及前置審查事項,最大限度優化政務流程,創新服務方式,以一流的制度供給,創造一流的營商環境。”丁琨表示。
在貴陽辦理企業注冊登記業務,不用再跑工商辦事大廳,就近找個金融機構網點,就能免費辦成。這是我省工商部門與多級銀行達成的政銀合作協議,延伸了工商服務渠道,拓寬了工商服務窗口。
圍繞“放、管、服”,我省堅定不移推進商事制度改革,深化簡政放權、創新服務方式,讓營商環境不斷優化,盤活了市場經濟的源頭活水,釋放了經濟發展的內在潛力,各類市場主體如雨后春筍般涌現。(記者 黃軍)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