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線:0855-8222000
為加快推進全省生態家禽產業發展,實現全產業推進、裂變式發展、泉涌式增長,助推脫貧攻堅,經省人民政府同意,近日,省政府辦公廳印發《貴州省發展生態家禽產業助推脫貧攻堅三年行動方案(2017—2019年)》。
《方案》要求,要緊緊圍繞省委、省政府關于產業扶貧的重大決策部署,立足生態環境和資源優勢,強化政策扶持與科技支撐,優化產業布局,發揮特色優勢,突出發展重點,實施品牌引領,推進全產業鏈協調發展,構建完善生態家禽產業體系、生產體系和經營體系,促進生產規模化、質量標準化、產品品牌化、營銷網絡化發展,實現產業興、百姓富與生態美的有機統一。
《方案》明確總體目標:通過3年時間,全省生態家禽產業實現快速發展,地方特色家禽產業規模化標準化商品化水平明顯提高,逐步形成種禽繁育、生態養殖、屠宰加工、冷鏈物流等配套完善的生態家禽產業體系;全省生態家禽年出欄3億羽,禽蛋年產量30萬噸,品種結構不斷優化、產品品質不斷提高,生態家禽品牌影響力顯著提升;生態家禽產業發展實現66個貧困縣(含14個深度貧困縣)、20個極貧鄉鎮全覆蓋,帶動精準脫貧80萬人以上,人均增收3200元以上。
《方案》明確,要圍繞我省地方優質肉雞、蛋雞品種,著力打造六大特色產業帶,包括以科技支撐、良種繁育、物流配送為重點的黔中禽(蛋)產業帶;以長順綠殼蛋雞為重點的黔南特色禽(蛋)產業帶;以竹鄉雞為重點的黔北生態家禽(蛋)產業帶;以烏蒙烏骨雞為重點的黔西北烏骨雞特色肉禽產業帶;以黔東南小香雞、綠殼蛋雞為重點的黔東、黔東南特色家禽產業帶;以瑤雞、矮腳雞為重點的黔西南生態家禽產業帶。同時圍繞三穗鴨、平壩灰鵝、松桃綠頭野鴨等地方特色家禽品種,培育打造一批集種質資源保護、良種繁育、養殖基地、產品加工于一體的特色家禽產業基地,形成一批重點鄉鎮、專業村。
《方案》明確八項重點任務——
健全良種繁育體系。要加強對地方特色品種資源的保護與開發,大力實施品種優化、品質提升、品牌創建的“三品”戰略,建立一批原種雞場、擴繁場、商品場等配套的生態家禽良種繁育體系。
推進規模化標準化基地建設。要加強生態家禽規模化標準化養殖場(小區)建設,加大對水電路為重點的基礎設施配套建設扶持力度,實施專業化生產、標準化養殖、規模化經營,積極推廣林下養禽,構建現代生態循環養禽業。
大力培育新型經營主體。堅持內扶外引相結合,積極培育壯大龍頭企業,推進建立一批生態家禽(蛋)生產經營主體發展成為企業集團或組建產業聯盟,實現抱團發展。
大力推動屠宰加工體系建設。制定完善全省生態家禽定點屠宰規劃,推行“規模飼養、定點屠宰、冷鏈運輸、冰鮮上市”制度,支持市(州)所在地、重點縣依托生態家禽規模養殖企業和市、縣平臺公司整合資金,加快推進生態家禽定點屠宰、白條禽上市。
加快推進市場體系建設。支持各縣(市、區)建立1個生態家禽集散配送中心;省級重點支持在貴陽設立20個生態家禽產品展示直銷專營店,市縣分別支持在所轄中心城區設立10個、5個展示直銷專營店;鼓勵依托貴農網、淘黔寶、京東、天貓、淘寶、善融、融E購等電商平臺,拓寬市場營銷渠道。
加大品牌營銷力度。培育打造長順綠殼雞蛋、烏蒙烏骨雞、赤水竹鄉烏骨雞、榕江小香雞、納雍土雞等一批區域品牌、公共品牌;大力培育發展一批企業品牌,到2019年底,創建省級以上名優品牌20個以上。
加強動物疫病防控體系建設。加強各市縣動物防疫基礎配套設施建設;2018年,建設生態家禽產品質量安全大數據管理信息平臺,推進產業鏈、信息鏈等融合,建成全面覆蓋養殖生產經營主體的質量安全追溯管理體系。
拓展產品目標市場。立足省內市場保供給,提高省內市場占有率,禽蛋產品市場占有率從70%提升到90%以上,年銷售生態家禽1.5億羽,禽蛋20萬噸;支持以企業為主體,在北上廣深和其他發達地區中心城市建立銷售渠道,提高省外市場份額;積極開拓境外市場,實施貴州生態家禽(蛋)產品“走出去”戰略,進一步拓展港、澳、日、韓、東南亞等境外市場。(趙勇軍)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