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線:0855-8222000
本網訊 在黎平縣德順鄉平甫村這樣一個四面被參天古樹懷抱的村莊,這里有一個專門做“甜蜜的事業”的人,他時而在大山峻嶺中穿梭,時而閃現于森林之中。他在忙綠著看護森林中的蜜蜂箱。他就是侗鄉養蜂人粟雄海,一個充滿激情的致富帶頭人。

粟雄海的蜂蜜產業的扶貧效應,引起黎平農商銀行的關注。圖為黎平農商銀行德順支行行長吳遠文(右)到山上了解粟雄海養蜂蜜的情況。明年準備貸款10萬元幫助他把這個產業做大、做強。
他一年四季都在山上:春季去打掃已經安好的蜂箱,夏季去收蜂蜜,秋季制作蜂箱,冬季去收冬蜜和放蜂箱。憑著雙手和雙腳,不斷循環干這活兒,從不停歇。粟雄海成長在大山里的普通家庭,祖父輩都是養蜂人,但是都只是把養蜂當作娛樂或者是小愛好。在這種環境熏陶下粟雄海很自然地從前輩那里得到了真傳,加上自己對養蜂技術及蜂箱的改進,對產業環境了解,通過努力把產業范圍覆蓋到附近的四座大山──三省坡、摩天嶺、太平山、六背山,帶領更多群眾致富。2011年他開始較大規模的養殖,現在散放有2000個箱子,1800多個箱子有蜜蜂。每年有穩定收入20多萬元。
目前,粟雄海投入自己的3萬元資金在平架、漂安、雷打巖、勝利、順化、安民等6個村寨與石德明、廖生才等20戶農民合作,無償給他們傳授技術,用自己的錢打木箱(蜂巢),與他們一起到山上放蜂巢,手把手教他們技術。在粟雄海的指導下,洪州鎮平架村貧困戶吳德愛去年在山上投放的50個蜂巢就獲得純收入2萬余元。

七月是收獲蜂蜜的季節,粟雄海肩挑蜜蜂桶穿梭在崇山峻嶺中。
今年粟雄海把規模擴大到5000箱,帶動周邊100養殖戶放養野蜜蜂,幅射到水口、龍額、順化、洪州、中潮、永從等鄉鎮的30多個村。
凡是生態環境好的地方就會有蜜蜂的繁衍,產蜜。通過蜂蜜采花粉,又促進果樹授粉結果。這是千百年來的自然規律。村民只要把釘好的木箱放到村邊的山沖里,每年野蜂分群時就會找到這些理想的新巢安家樂業。整個村寨幾乎家家戶戶都有蜂箱。多的幾十箱,少的也有八九箱。隨意安放,不管是誰家的責任山,都可以放,不會有人干涉、偷取或破壞。每年取野蜂蜜二次,一次在七月,一次在冬季。每箱每次產二十公斤左右的蜂蜜,不包括留給蜂群過冬食用的。

粟雄海收獲蜜蜂的喜悅。
平甫村這個地方非常獨特,坐落在座大山的懷抱之中,東是著名的三省坡,北是國家森林公園──太平山,南是天然草場—六背山,大片色彩豐富的原始森林和風光秀麗的山村景色,這里是野生蜜蜂規模發展的理想之地,這里天然林成片,樹種花種豐富,因此蜂蜜的品質非常好,是村民生活的好食材和掙錢的好財路。每箱蜂蜜二次四十公斤的就是近兩千元的收入,十箱也就是兩萬元了。
衣著儉樸、中等身材偏瘦、皮膚深紅,言行舉止中顯露著淡定的自信,“一個人有錢沒意思,帶著大家一起掙錢一起富裕才有意思,我希望眾鄉親都能加入進來……”粟雄海正在對幾個有養蜂愛好的村民進行免費培訓,聽到粟雄海這不失境界的話語,不由讓人肅然起敬。明年他的打算是到農商銀行貸款10萬元,無償培訓貧困戶農民100人,帶領他們發展蜂巢50000箱,共筑脫貧夢想。(陸書明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