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線:0855-8222000

本網訊 (記者 田應龍) 12月2日至3日,麻江縣第三屆夏同龢法政思想研究講壇及狀元文化系列活動在狀元故里舉行。
此次活動以“尋夢古今 相聚麻江”為主題,主要開展有夏同龢狀元生涯與現代麻江的結合,夏同龢法政思想研究講壇、漫漫求學路、喜中狀元郎、實業報國情、民族麻江、趣味麻江、釋奠禮、祭孔大典、晚會表演、名人講堂、尊師禮、開筆禮等活動。

“開筆禮”重現,正是努力矯正新時代孩子不良傾向的開始。一個隆重的儀式,將使孩子把上學求知看成一個神圣的使命,增強學習興趣。今時今日,盡管不再讀四書五經,不再考科舉當秀才,但傳統文化的熏陶仍應從娃娃抓起。
“祭孔”用音樂、舞蹈等集中表現了儒家思想文化,體現了藝術形式與政治內容的高度統一,形象地闡釋了孔子學說中“禮”的涵義,表達了“仁者愛人”、“以禮立人”的思想,具有較強的思想親和力、精神凝聚力和藝術感染力,對于弘揚優秀傳統文化、營造和樂氛圍、構建和諧社會、凝聚民族精神具有不可替代的社會作用。

值得一提的是,“尊師禮、開筆禮、狀元歸情景表演、華服送福、箭鳴九州、投壺、百壽崖祈福、神樹許愿”等活動的出現,體現麻江縣優秀群體集體緬懷先圣、繼承優良傳統、弘揚中華美德、提高民族素質、加強民族凝聚、增強民族自信、振奮民族精神、激勵后昆奮進、促進世界和諧、推動人類文明的有效途徑和方式,同時也將在中國文化史、世界祭祀史、人類文明史上留下濃墨重彩。


據介紹,自2015年起,貴州省社會科學院即與麻江縣展開院地合作。2015年8月8日,成功舉辦“夏同龢法政思想研究講壇”,產生良好社會影響。 2016年1月25日,貴州省社會科學院與麻江縣正式簽署“院地合作協議”,共建成立“夏同龢狀元文化研究中心”。

據了解,本次文化節在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進一步深挖以夏同龢狀元為代表的麻江歷史人文資源,研究夏同龢法政思想對科舉制度、狀元文化及對現代的影響,進一步營造崇文尚學的良好風氣,集中展示夏同龢狀元文化產業園區建設和夏同龢狀元文化研究成果,進一步提升夏同龢狀元文化品牌知名度和影響,通過豐富多彩的傳統文化展演、再現、借助名人效應,搭建更高交流平臺,提升夏同龢狀元文化品牌知名度和影響力。

相關鏈接:夏同龢(1868-1925),麻哈(今麻江縣)人,光緒二十四年(1898)戊戌科狀元。他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以狀元身份出國留學的留學生;他編著出版了中國歷史上最早的近代行政法學書籍《行政法》,創辦了中國最早的法政學堂之一的廣東官立法政學(今中山大學前身)堂并出任監督。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