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線:0855-8222000

本網訊 (記者 田應龍) 近日,網友感嘆:鬧了半天,之前吃的雷山葡萄都是冒牌貨。凱里劉先生因為去了一趟雷山,便在微信朋友圈中發布了雷山水晶葡萄上市的消息,誰知引來一場小小的爭論,他的微友們說,鬧了半天,之前吃的雷山水晶葡萄,居然是“冒牌貨”。

情況是這樣,葡萄在今年6、7月份后陸續上市,因為雷山的水晶葡萄是黔東南的老牌子,品質好名氣大,所以水果商販都說自己銷售的是雷山水晶葡萄,消費者自然也不會去深究。
“實際上,我們雷公山的的水晶葡萄,到8月下旬才上市。”雷山縣委常委、丹江鎮黨委書記金光翔說,雷山縣的水晶葡萄之鄉,而在全縣范圍內,要數丹江鎮(城關鎮)的種植面積最大,其中該鎮的腳猛村172戶農戶種植水晶葡萄,種植面積高達1100余畝。

金光翔告訴記者,腳猛村海拔比較高,種植在這里的葡萄,都隱身在云霧繚繞的大山深處,而且使用的是農家肥,用紙袋套果,嚴禁噴灑農藥,品質非常好。

農業專家周定生
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的農業專家周定生說,雷山水晶葡萄不僅品質好,而且種植時間久遠,距今有40年的歷史了,在黔東南州是最早種植的了。“我記得最早的種苗是從平壩引進,先在雷山農場試種,后來逐漸推廣。”周定生說,因為種植時間久,口感好,已經形成品牌,所以就成了被冒充的對象。
雷山水晶葡萄往往在每年8月中下旬上市,目前主要售賣的方式有以下幾種,首先是農戶擺放在旅游公路邊賣給過路游客。“用這樣的辦法,腳猛村每天可以銷售葡萄1000多斤。”雷山縣丹江鎮黨委副書記王若說。
另外,縣各有關部門積極協調,現在雷山水晶葡萄,已經走進了雷山西江景區、凱里市區甚至黔東南各縣市。
在做好果品銷售的同時,無論是民間還是官方,都將雷山水晶葡萄深加工產品的開發納入了儀式日程,甚至已經付諸實施。“我前段時間去考察了一些農戶的做法,他們將水晶葡萄鮮果采摘洗凈,然后丟入土壇子中發酵成酒,而這酒口感不錯,我認為這值得進一步去探索。”周定生說。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