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線:0855-8222000
本網訊 近日,筆者跟隨鉤藤種植戶白鳳文一起走進了他的種植基地,綠油油一大片鉤藤地現入眼簾。白鳳文介紹說,以前在外面打工,也掙不了幾個錢,家里還有小孩老人要照顧,在心里暗下決心,一定要在家搞出點名堂,有次在和朋友閑談間提到了鉤藤種植效果收成不錯,就到網上查了資料,感覺的確不錯,就試著學習種植,通過實驗,現在完全掌握了種植技術,在這幾年間收益顯見成效,也帶來了一定的收益,也成為了本村的“金種子”,白鳳文還說,作為本村“金種子”致富帶頭人,打算這幾年繼續擴大規模,動員大家一起參與進來,把我們烏達村都種上鉤藤。
近年來,達地水族鄉立足發展第一要務,在政策上以“政府引導、群眾參與、產業助銷”為發展方向,給予“技術、服務、培訓、銷售等方面幫助,著力做好山地文章,合理利用荒坡荒地開展山地農業,根據老百姓自身實際情況,量身打造一套脫貧發展計劃,立足自身實際,不等、不靠、不要,加大自我發展,對一些勤勞致富、創新發展的農戶,鼓勵自主選擇產業發展脫貧致富奔小康,達地水族鄉烏達村上馬路組白鳳文就是一個典型的優秀的代表,利用中藥材鉤藤發展,種出了自己的脫貧致富路。

鉤藤

鉤藤
鉤藤,別名鉤丁、鷹爪風、倒掛剌等,以帶鉤的莖枝作為藥材取用,具有清熱平肝,息風定驚功效 ,還具有降壓作用 ,具有很高的藥用價值。隨著市場對中藥材鉤藤的需要,鉤藤產業市場前景好、種植技術要求不高、輻射面積廣、收益成效大,既利于環境優化,又有利于老百姓脫貧致富,是貧困戶走向脫貧致富的好項目。
據悉,鉤藤市場價格前景非常不錯,市場價格為5元/斤,每畝產值在600斤左右,可實現3000元/畝左右的收入,烏達村在鄉黨委、政府的帶動下,通過“村兩委+合作社+金種子”的模式,在原有1戶的基礎上發動41戶貧困戶參與,由原來40多畝在今年增加至300多畝,預計來年可實現每戶2萬余元的收入,為貧困戶群眾圓了小康夢。(向文成 攝影報道)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