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線:0855-8222000
本網訊 2017年,是黎平縣創建省級文明縣城的關鍵一年,為提升城市軟實力,黎平開展了自上而下的文明行動,獲得了“省級文明縣城”榮譽稱號。
近日,當市民還沉浸在喜悅之中時,黎平再傳捷報。第一屆全國文明校園、第五屆全國文明村鎮、第六屆全國道德模范代表名單公布,黎平城關第一小學赫然在列,成為全縣唯一榮獲首屆“全國文明校園”的學校,水口鎮平善村榮獲第五屆全國文明村稱號,劉善平榮獲“第六屆全國道德模范提名獎”稱號。
黎平縣在文明創建進程中,以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根本,以市民文明素養提升、環境整治提升行動為抓手,以文明德育教育活動為載體,著力提高市民文明素質和社會文明程度,著力加強思想道德建設,著力深化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培育社會文明新風,全面擂響城鄉文明“攻堅戰”,成效顯著,縣內兩家單位同時獲得“國字號”榮譽就是最好的成績單。
為發揮典型示范引領帶動作用,使廣大干部、群眾、鄉村、學校“學有榜樣、做有標尺、干有方向、趕有目標”,積極營造崇尚先進、積極向上、爭創一流、凝心聚力的工作和生活氛圍,不斷提升黎平精神文明創建的知名度和美譽度,為打造“一城一地一品牌”旅游目的地提供堅強、濃厚的社會正能量。目前,全縣上下掀起了學先進典型、創一流業績新熱潮。
一個文明村寨是一個地方的旗幟標竿
作為黎平縣唯一一個榮獲全國文明村稱號的村,近年來,平善村以創建省級文明村和衛生村寨為重點,從群眾觀念,村寨面貌抓起,加強管理,廣泛發動,增強群眾創建觀念,村寨基礎設施明顯改善,“四化”工程成效顯著,村寨環境品質大大提升,村寨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和黨的建設全面發展。
很早以前,平善村的村民便自覺種下“文明”樹,2004年被評為州級衛生村寨,2015年被評為省級衛生村寨。該村以抓環境就是抓競爭力、抓發展為理念,把省級文明村創建作為貫徹生態文明建設理念,推進經濟社會全面、協調發展,為群眾辦好事、辦實事的“民心工程”來抓。2017年,成立創建省級文明村工作領導小組,把省級文明村和衛生村寨創建作為“攻堅行動”,堅持宣傳發動和思想政治工作兩手抓,通過全民動員,營造氛圍,注重宣傳教育的群眾性、教育性、實效性,多形式、多層次、全方位,讓文明創建“入心入腦”。
大力實施亮化、綠化、美化工程,改造危房,修建涼亭,修建垃圾污水處理設施,硬化村寨步道;制定村、校健康教育規劃計劃和方案,通過健康教育課程、宣傳欄、廣播、提示牌、健康知識培訓等形式宣傳健康教育知識。制定村寨衛生保潔制度,完善《村規民約》,成立“農村清潔風暴”領導小組、督查小組,每天明確3名保潔員清掃、保潔村寨,做到一日兩清掃,垃圾日產日清。與農戶簽訂《門前三包責任書》,集中整治飲食衛生和公共場所,控制染污,提升空氣質量,月月清理河道,定期開展“四害”清除,采取財政補點、群眾投點,推進改廁革命。組建文藝隊伍,開展民族特色、志愿者活動,關愛特殊群體。每月一次道德講堂,培訓技能與農業知識,開展季度衛生評比,年度星級文明戶評比。
一所好學校是一個城市的教育名片
黎平城關一小,多年來,教育教學碩果累累,7次獲得“國字號”榮譽,6次獲得“省字號”榮譽。據了解,黎平縣城關第一小學在百年來的發展過程中,傳承了優良的辦學傳統,積淀了豐厚的文化底蘊。一直以來,堅持以實施素質教育為主線,本著“全面育人、德育為先、質量強校、特色靚校”的辦學思想,以“勤奮、守紀、健美、文明”為校訓,以“明德化人、知行合一”為辦學理念,強化管理,開拓創新,銳意進取,以文明縣城創建為抓手,狠抓文明校園創建,經不懈努力,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強化班子建設,完善管理制度,集思廣益,謀劃發展,按照校園文化建設遠景規劃,打造校園特殊文化,完善軟硬件建設,加強環境整治,營造良好健康的育人環境,建成了有內涵持續健康發展的學校文化。
注重德育教育和學生的行為習慣教育、行為養成教育,注重課內外德育德行兼修,創新“傳統文化+德育教育”的辦學特色,“明德化人,知行合一”,實現“學校、家庭、社會”教育一體化發展。注重典型選樹,教導師生先學做人,后成才,每年評選師德標兵、最美老師、美德少年、校園之星等典型模范人物。
在“道德講堂”開展思想道德主題教育,在班上開展班級“道德班長”評選,在“孝、禮”方面,評選“孝敬之星”、“禮儀之星”。印發12000冊《傳統文化經典匯編》、經典讀物給學生和家長,在校每天播放經典,三年組織學生、家長、志愿者2138人參加國學夏令營活動,連續四年開展一年級新生“拜師入泮”活動,分期分批對學生家長開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及家庭教育全員培訓,讓德育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精髓入心入腦,伴隨著孩子成長,該校“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德育教育”的經驗,2014年被省教育廳在全省推廣。
在少年宮開展20個項目的課外興趣小組活動,培養學生興趣愛好;開展“文明行——小手牽大手”、愛國主義教育、“祖國好·家鄉美”主題系列活動;帶領學生參與文明衛生、扶弱助老活動,傳遞正能量,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注重“外請內送”,邀請特級教師培訓師德,禮儀教師為2800余名師生講學,選派教師外出學習培訓國學,培訓率達100%。
多年來,黎平城關一小,教育教學質量在全縣名列前茅。(姚進忠)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