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線:0855-8222000
本網訊 9月9日,黎平縣文聯在黎平東方文化傳媒公司會議室,舉辦朱守瑜長篇歷史小說《何騰蛟傳奇》首發儀式。黎平縣近百位文學創作愛好者參加。朱守瑜先生現場給文學愛好者現場簽名贈書。
明末清初,在貴州省黎平地區,也有一位稱得上“人杰”、“鬼雄” 的人物,這位人物,三百六十多年來,一直為湘黔桂接邊地區老百姓傳頌,并引以為黎平地區的驕傲,這位人物就是何騰蛟。

圖為朱守瑜先生給文學愛好者簽名送書的情形
何騰蛟生于萬歷二十年(1592)。他生長在一個書香世家,自幼受到致力于教育的祖父何志清、父親何東鳳兩代長輩的嚴格管教,加上天資聰穎,青少年時代的何騰蛟就成為一個學識淵博之人。天啟元年(1621),他參加鄉試,考取貴州第十九名舉人。入仕后,由于他能力超凡,遷升很快。他歷任榆次教諭、兵部右侍郎、湖廣總督。南明隆武元年(1645)任東閣大學士,兼兵部尚書,晉太子太保,封定興伯,總督豫、楚、秦、蜀、粵軍務,被皇帝賜蟒袍玉帶、尚方寶劍,后晉封定興侯,被賜予鐵券丹書,再后晉世襲定興侯。南明永歷三年(1649)正月十九日,于湘潭被清軍俘,正月二十六日于湘潭大埠橋殉難。南明永歷皇帝追贈何騰蛟為“中湘王”,謚號“文烈”。康熙十四年(1675),清廷謚何騰蛟為“忠誠”。

圖為朱守瑜創作的《何騰蛟傳奇》小說
在清朝順治六年(1649年)正月二十六日,何騰蛟率兵在湘潭城跟強大的清軍決戰,最后何騰蛟率領的3000人,全部戰死,僅剩何騰蛟在湘潭府衙里,何騰蛟的43口老小被清軍扣押為人質,逼何騰蛟投降,他斷然拒絕。絕食七日,每天以喝冷水維持生命。到了第八日,身體十分虛弱的何騰蛟要老僧搬來一塊大石頭,請老僧將白綾捆在古樹的虬枝,打成一個結,何騰蛟站在石頭上,將絲繩套在脖子上,使勁一蹬腳下的石頭,他便氣絕身亡,時年57歲。當天,清軍迫降不成,將何家的43口家小全部殺害。有關何騰蛟的資料很多,諸如《明史》、《清史》、《三湘從事錄》、《黎平府志》、《三忠合編》、《何氏族譜》,以及一些戲曲、文學作品、民間傳說等。
六旬老人朱守瑜是黎平本土知名作家和書法家,他用一年的時間,沿著何騰蛟的當年活動的省份,掌握了大量的史實材料,寫出了這部20多萬字的長篇小說。(陸書明 攝影報道)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