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線:0855-8222000

本網訊 為大力弘揚春暉精神,積極踐行反哺故土親人的春暉理念,進一步引導廣大青年學子積極投身于“大扶貧”戰略,投身于地方的建設事業之中。凱里學院學子在共青團凱里學院委員會的指導下組建了一支能吃苦、干實事、善溝通的團隊——凱院新青年隊。
凱院新青年隊歷經兩個月的前期準備和共青團貴州省委的層層嚴格選拔,最終在全國61只隊伍中脫穎而出進入社會實踐。經過青年之聲·貴州兩天專業培訓,7月21日,凱院新青年隊在校團委游凱云老師的帶領下來到貴州省雷山縣大塘鎮進行為期十天的社會實際。

期間,他們去到了大塘鎮的新喬村、咱刀村、也耶村、九十九生態產業園、苗家大院、大塘鎮農業園區等地。各處都留下了他們歡笑和汗水,不為別的,只是想用一雙發現美的眼睛去發現奮斗在脫貧攻堅戰第一線上的基層干部,帶領村民脫貧致富的創業帶頭人以及一批大學畢業后不計酬勞返鄉回報故土的年輕大學生村官,用他們手中的筆記錄著大塘鎮一個個美麗動人的故事,用他們的鏡頭聚焦奔跑在脫貧致富道路上的大塘人民百姓的身上。

在實踐中,即使條件艱苦,但他們依舊出色的完成了各項任務,并取得了優異的成績。在“青年之聲·貴州”脫貧攻堅專欄上發稿12篇,其中有7篇被推薦到“青年之聲·貴州”平臺、省春暉行動發展中心采用,制作視頻兩個,演示文稿一個,撰寫實踐報告一篇,獲得“優秀社會實踐隊”榮譽稱號。并且他們最終在“青年之聲•貴州”平臺上以4621的點贊量和2005的評論數排名第一,獲得“最佳人氣實踐隊”的榮譽稱號。(姚沙沙 潘葉花)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