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線:0855-8222000
本網訊 在滬昆鐵路貴州境內蜿蜒的深山中,有這樣一群人,他們堅守在一線,用工作迎接新年的到來,默默地守護著列車和旅客的安全。
大年三十早上7時正,成都鐵路局凱里工務段看守工、50歲的楊義軍簡單收拾了一下,便風塵仆仆地從凱里提前1個小時趕到了五公里外的滬昆線上行線K1825危巖看守點。
看到楊義軍的到來,正在當班的代繼華笑著說:“老弟,今天又這么早趕來接班了,不在家多呆一會兒陪陪妻兒?”“在家呆不住啊,晚上睡覺都想到這里……”楊義軍回答說。
站在看守點的活動板房外,凱里橋路車間工程師胡貴明給記者介紹說,“這個看守點主要是看護崩坍落石,山上的石頭已經開裂,一些細小的石頭至今無法清理,這也成為我段的Ⅰ級看守點。如果山石崩坍,將危及鐵路安全,所以段上特地選派4名責任心強、能吃苦的職工當看守工。目前,4人中除了李新40歲外,其他幾位都是50出頭的人了,不過,他們的工作熱情和認真負責的精神值得大家學習。”
抬頭望去,這堆石頭仿佛睡獅一般,雄踞在滬昆鐵路上行線K1825公里處左側的一座高山上,突兀而起,搖搖欲墜,猶如隱藏在暗處的殺手,瞄準該處鐵路咽喉,控弦在手,引而不發。然而,就在山腳下,四條有血有肉、有情有性的漢子正如獵人一樣,時刻關注它的一絲一動。“為確保交通大動脈的安全暢通,我段專門在這里設立了危巖看守點,4名看守工每天24小時不間斷地進行監測、防護,不管是雨雪冰霜或風雨雷電,從不間斷。”胡貴明對看守工的表現深感敬佩。現場,記者看到簡易活動板房屋不時被峽谷里的云霧遮住,房屋后是一個陡峭的大斜坡,順著山坡往下就是河水長流的清水江。楊義軍與其他幾位看守工就是在這樣的工作環境里,伴著月光星斗,春夏秋冬,履職盡責,初衷不改。
4名看守工里年齡最大的要數黃俊輝,他今年已經過了54歲,明年就要退休回家頤養天年了。他話不多,見了人也是憨厚地點頭笑一笑。敦敦實實的代繼華則不然,他排在4人中第二位,也是性格最開朗的一個。他說:“我們經常爬山、熬夜,風里來雨里去,雖然年齡偏大,行動不是很麻利,但是,我們盯控危巖的責任永在。”面對記者的追問,他笑著說:“作為一名看守工,就要堅守崗位、確保旅客出行平安。跨年夜,輪到值班的同事將在看守點度過,卻也能感受到來自列車安全暢通的喜悅。”
有一件事就可窺看他們愛崗敬業的程度。進入春運第二天,黃俊輝夜班著涼,不慎患上重感冒。回到家后,起床都很吃力,妻子要他請一個班的假,在家輸液治療,他卻趁妻子出去買藥的時機,悄悄到附近診所打了一針,又偷偷跑回看守點。當妻子回來,發現他不在家時,滿是心疼的無奈,可他卻在電話里安慰妻子說:“看守點一個釘子一個眼,必須到崗到位,這個工作除了堅守還是堅守。”
在楊義軍的帶領下,記者和交接班的看守工一起去看懸在鐵道上,長期被照看的“石頭明星”。山路很陡、很險,一段路從隧洞上方橫過,火車從洞中竄出,一聲長鳴,四方皆應,令人膽顫。到了危巖邊才真正感覺到險峻,巨石高約20米、寬10米,呈將墜未墜之勢。“為什么不把危巖清除呢?”“怕滑坡,目前暫時還治理不了。”代繼華回答說。今年51歲的代繼華告訴記者,“我們每個班每天2個小時巡查一次線路,用望遠鏡觀測危巖,至少還要來到山頂巡查兩次,觀測危巖變化情況。這塊石頭的裂縫以前是這個樣子,現在還是這個樣子,沒有發生什么變化,所以,我們提著的心也就放下了許多。”
觀察點附近不少石頭已經風化,到處呈現不規則或放射性裂紋。“以前經常有小石頭滾下去,危及列車安全。”“你看,那塊石頭就是從這兒飛下去的。”從山頂望著江邊的一塊巨石,代繼華感嘆說:“還算它有‘良心’,沒有飛到防洪點的小屋頂上。”
“如果列車來了,司機怎么知道這里有沒有發生崩坍落石呢?”記者回到看守點問。“在前后一公里處都立有牌子,上面寫著呼叫1825看守點幾個字,司機提前呼叫,得到答復后才能通過。”代繼華正說著,對講機里傳來了司機的呼叫:“1825看守點,K110次列車呼叫。”
11時50分,看守房旁的簡易宿舍里飄來一陣臘肉香味,那是準備接夜班的看守工正在做年夜飯。由于這里生活非常艱苦,兩山夾一谷,人煙稀少,眾所周知業余生活是極為枯燥的,每天都面對著那“冷冰冰”的鋼軌和危石。有人說選擇看守工作就意味著要以點為家,更意味著選擇寂寞。而楊義軍則說:“只要是工作需要,不分年齡大小,我們都會義不容辭的沖在前方。”
轟鳴的車輪、飛馳的列車成了這里唯一的景色,為看守人的生活增添了少許樂趣。正因為有楊義軍、代繼華、黃俊輝、李新等許多這樣忠于職守、甘于奉獻的看守工,山區鐵路大動脈才安全暢通,旅客節日回家旅途才得以平安。(葉志權)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