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線:0855-8222000
本網訊 自集團公司開展脫貧攻堅以來,產業扶貧、就業扶貧以及教育扶貧工作,一直是集團公司定點幫扶加勉鄉7個極貧村的重要舉措。結合加勉鄉的實際情況,集團公司將就業扶貧作為精準扶貧的重要抓手,為加勉鄉群眾“量身定制”提供了多個就業崗位,激發了貧困戶脫貧摘帽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崗前儀容儀表整理
就在今年4月,經集團公司統一安排部署,從加勉鄉招聘了25名青年到集團公司凱里營運管理中心所轄收費站工作。提供這樣的就業崗位既是解決了貧困人口就業難和收入難的問題,同時也阻止了貧困代際傳遞的問題,從真正意義上讓貧困地區更多的年輕人踴躍走出大山,早日摘下貧窮的帽子,確保就業扶貧扎實見成效。

加勉籍員工文明服務
在招聘的25名員工中,他們的簡歷參差不齊,年齡差別也較大。19歲至30歲的皆有之,學歷從高中到本科的也有之,社會經歷從“啟蒙”到“豐富”的也有之……如果嚴格按照集團公司以往招聘員工條件,在這25名員工之中真正符合條件的也超不過3人。為確保就業扶貧工作扎實有效推進,此次招聘無論是從年齡還是學歷上都放寬了政策。對于來之不易的就業崗位,來自加勉鄉籍的25名員工也十分珍惜,經過一系列系統的業務技能培訓后,他們走上了期盼的工作崗位,成為了一名交通人。

加勉籍員工文明服務
新的就業崗位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他們除了是一名高速收費員外,還肩負著脫貧攻堅使命的責任。集團公司本著就近安置的工作原則,將25名加勉籍青年主要派往廈蓉高速往洞收費站、從江北收費站、雙江收費站工作。轉眼間2017年已悄然接近尾聲,這些加勉籍青年的工作生活究竟如何,讓筆者帶你一起走進他們,去聽聽他們內心的聲音。
“在入職集團公司之前,我是一名護士,每天工作時間為8小時,月工資1700左右,每月有休假8天。現在來到集團公司凱里營運管理中心上班,排除獎金和生活費扣除,月工資有2000元左右,還有五險一金,最重要的是在這里上班的模式是上四天班休息四天,這樣一來我更有時間去照顧和陪伴家人了。”來自從江北收費站代時芳微笑著說道。

加勉籍員工文明服務
來自從江北站的潘明中憨厚地說道,“來從江北站上班已有8多個月了,感謝集團公司對加勉鄉特別是貧困戶的各種幫扶,感謝為我們提供了一個好的就業崗位,有幸成為高速集團的一員,這是我夢寐以求而又意想不到的。在這里比以前在工廠上班的時間短,工作也不是很累,而且工作地點離家也近了,休息時還可以經常回家幫助年邁的父母干些農活。在這里也能學到很多東西,除了業務知識外,在社交溝通方面上也上了一個層次。我將會更加地努力工作和珍惜這份工作,用實際行動回報集團公司對我們加勉鄉幫扶的恩情,我定會爭做一名合格的貴州高速人。”
“畢業后,我一直在外打拼,去年回家后一直和朋友合伙養殖香豬。在收費站上班休息時間還是比較多的,下班后我也可以很快的回到家里照料小香豬了。”來自雙江收費站的龍錦頗說道。
“我以前是一名村醫,從為病人服務到為廣大司乘服務,服務對象是一個很大的跨越。現在我除了正常上班外,我會利用業余時間來加強學習,一方面可以提高自己的學歷和文化修養,另一方面也是為以后崗位晉升奠定基礎。我會珍惜這份難得的工作,同時相信自己也會把這份工作做好”。來自雙江收費站的梁紅梅不假思索地說。
采訪中,盡管大家的心聲不同,但是他們都懷揣著一顆熱誠的心和交通人的夢在努力地工作著。他們始終用臉上洋溢的淳樸和微笑堅定著脫貧致富的信念,用清澈的雙眸訴說著交通人的心聲。在脫貧攻堅、共同富裕的道路依然任務艱巨、困難重重,希望來自加勉鄉籍的員工在工作崗位上繼續加強自身學習,提升思想覺悟,為更多的加勉鄉青年做好表率,與集團公司共同努力,帶領加勉鄉群眾早日脫貧、致富、走上幸福路。(張學霖 吳錦)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