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線:0855-8222000

“哇,這龍真好看,你看!龍頭多威武啊......”這是在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展演現場,一名來自湖南的游客,在觀看“鎮遠賽龍舟”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黔東南州級傳承人皇安東編扎的龍頭時,不由自主的贊嘆不已。
“非物質文化遺產是優秀傳統文化最實在、最具體、最直接、最真實的體現。眾多物質和非物質文化遺產,是構成生活記憶的最有力物證,今天開展這個活動的目的是希望能把這些‘記憶’帶進我們的生活,讓更多的人去傳承這份‘記憶’。”鎮遠縣非物質文化遺產辦公室主任張寧說。

精彩節目正在上演(楊嶸 攝)
“今年的‘文化遺產日’我們鎮遠的活動真熱鬧,除了展演外,還有節目表演,節目還很精彩,看了我們還想看,最關鍵的是還能讓更多人了解我們鎮遠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在觀看節目表演時,兩位市民在討論時對這次活動作出如是評價。

青溪《花燈小戲》正在表演(楊嶸 攝)
在表演時,《苗族飛歌》、《花燈小戲》、《蘆笙吹奏》、《龍行氵舞陽》、《豐收舞》等節目輪番上場,當來自城關五小學的《龍騰獅舞》上演時將活動推向高潮。在節目表演環節還穿插了傳統文化習俗包粽子比賽,這讓還大家感受到濃濃的端午節氛圍,“鎮遠素席”州級非遺傳承人謝鳴為獲獎隊員頒獎。
活動當天還發放《非物質文化遺產法》、以及非遺傳承保護宣傳資料共計1000余份。據了解,目前鎮遠有國家級非遺項目2項,省級非遺項目11項,州級非遺項目14項、縣級非遺項目114項。(楊嶸)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