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線:0855-8222000
美國連《聯合國海洋法公約》都沒加入,有什么資格在南海問題上對別人說三道四?二戰期間曾一度侵占中國南海諸島的日本,頻頻插手和炒作南海問題,又是何居心?
美日的意圖,可謂“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
首先,它們要逼迫中國吞下苦果。本來菲律賓阿基諾三世政府單方面提起仲裁行為背后,就不乏美日的慫恿。在仲裁推進過程中,兩國又多次為菲站臺,打氣助威。其實美日都很清楚,仲裁的實質是要否定中國在南海的領土主權和海洋權益。現在美日想做的,無非是再進一步,把中國推入其設下的仲裁“陷阱”,迫使中國承認和接受。
同時,美日宣傳仲裁“成果”,也在倒逼菲律賓現政府。菲新任總統杜特爾特就任后,并沒有接過阿基諾三世留下的“遺產”,反而更多反思前任政府的政策失誤。這位新總統重視對華關系,一改極力推動南海問題國際化的趨勢,釋放出雙邊談判的意愿。杜特爾特還提出,完全倒向美國恐怕并不符合國家利益,菲應該開展更加平衡的對外關系——這些動向恐已引起美國及其同盟體系的擔心。有鑒于此,美日極力借仲裁案干擾中菲關系轉圜。
另外,美日兩國還意圖促使仲裁產生更大溢出效應。它們將仲裁標榜成處理南海問題的成功范例,借此吸引其他爭議方效仿,給中國開展對話談判制造更多障礙。
然而,美日的夢想恐怕要落空。
首先,中國對仲裁案結果有充分的預判,冷靜應對,態度堅決而明確。仲裁結果一公布,中國立即發布《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關于在南海的領土主權和海洋權益的聲明》以及《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關于應菲律賓共和國請求建立的南海仲裁案仲裁庭所作裁決的聲明》,兩份聲明對仲裁案的非法性質以及險惡用心進行了充分揭露。仲裁案是“披法律外衣的政治鬧劇”,其結果只能是“一張廢紙”。中國重申不承認、不接受仲裁的立場,促使美日放棄不切實際的期待。
其次,中國敞開談判大門,以誠信換互信。中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發表的《中國堅持通過談判解決中國與菲律賓在南海的有關爭議》白皮書強調,南海既是溝通中國與周邊國家的橋梁,也是中國與周邊國家和平、友好、合作和發展的紐帶。中國堅持與包括菲律賓在內的南海聲索國和平解決爭議,愿意與東盟共同維護南海和平穩定。中國擺明立場,防止個別國家借仲裁挑撥離間。
最后,美日等攪局者失道寡助。白皮書中明確寫入了美國和日本都曾承認中國對南海主導主權的歷史事實。出爾反爾使兩國的國際聲譽大打折扣。域外國家只有尊重地區國家的和平努力,發揮建設性作用,才能贏得世人的尊重。
美日應認識到,你們代表不了“國際社會”,當今世界也早已不是幾個國家一嘀咕就能肆意興風作浪的時代。南海事關多方利益,關系中國的底線,奉勸美日切莫任性妄為。
(作者為國際問題專家 華益聲)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