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基層干部,采取隱蔽方式侵害群眾利益,自以為可以蒙混過關。然而,隨著監督手段不斷先進,這些事最終都會露出蛛絲馬跡,干壞事遲早要遭到懲處。”筆者近日在劍河縣采訪時,革東鎮屯州村黨支部書記這樣說道。
據介紹,今年2月初,黔東南在全州16個縣市建立了“民生資金云”大數據平臺。該平臺集“數據查詢、數據預警、數據分析”于一體,具有數據海量存儲和數據自動處理特性,通過互斥資金比對、資金發放比對、受益對象身份比對等模塊分析,可準確判斷異常信息并第一時間作出預警。除后臺進行數據分析和監督外,群眾可以在前臺系統上查詢到自己民生資金受益情況,也可以通過二代身份證掃描、手控觸摸或輸入、語音播報等方式,查詢了解有關民生政策、項目、資金等涉農信息,極大地方便和保障了群眾在民生資金發放和民生政策上的知情權和參與權,從而更大限度地發揮了群眾的監督權。“以前我們都不清楚村里哪些人在享受低保,每個月領多少?現在有了這個平臺,我們得空的時候,來這里一查就清清楚楚的了,太方便了!”劍河縣革東鎮張九翁爽快地說道。
今年5月,劍河縣紀委通過數據預警顯示,利用“大數據”平臺的“互斥”功能比對,發現了革東鎮光條村、城東社區、城南社區、城西社區的4名村干部通過隱瞞手段,騙取城農低保救助資金違紀問題線索,隨即將問題線索轉給相關民生監督組調查核實。問題查實后,4人均受到了黨內警告處分。“雖然大多數鎮、村干部犯的錯誤都不算嚴重,但我們通過‘大數據’平臺,精準發現、處理、教育、警示,讓他們及時反省、改正錯誤,既維護了群眾利益,也保護基層干部不至于越陷越深。”劍河縣委常委、縣紀委書記田永富說。
據了解,黔東南州“民生資金云”大數據平臺建立以來已錄入我州各類民生資金項目213種,數據3900多萬條,涉及金額約為108億元。通過該平臺發現民生領域問題數5.23萬個,僅2月至3月,發現的問題數就超過了2015年全年的總和。“通過建立民生資金云大數據系統打造‘數據鐵籠’,精準鎖定問題對象,直奔具體問題開展核實,提高了監督執紀的效率和精準性。”州委常委、州紀委書記黃興文說,科技手段運用于執紀監督,既及時發現問題,保護群眾切身利益不受侵犯,也倒逼干部履職盡責、干凈干事。(羅應滔 羅科麗)
上一篇 :黔東南州今年初步建立現代醫院管理制度
下一篇 :黔東南州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紀實
- 1.貴州省上月經濟運行情況 PPI自20
- 2.長江日報:給依法討薪創造條件
- 3.全州電子商務現場觀摩暨總結會召開
- 4.莫讓彩禮成為婚姻的負累
- 5.《爸爸去哪兒》給父親重新定位
- 6.航班延誤服務不能滯后
- 7.延遲領取養老金不合理
- 8.公權失范才是對法治最大的傷害
維權參考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