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線:0855-8222000


當日上午,剛到“天下第一侗寨”門口,熱情好客的三寶侗胞們早早就準備好了攔門酒、彩帶等禮儀來熱烈歡迎遠道而來的“客人”們。“大歌聲聲,熱情好客。”這是諸多達人與探路先鋒們對這里的印象和評價。微達人迷失在其微信朋友圈中寫道:“走進榕江第一侗寨,攔門酒、彩帶、紅雞蛋、大歌,缺一不可,侗族同胞在用他們最高的禮儀來歡迎著我們的到來。”

達人老師在體驗攔門酒

達人老師在體驗田里捉魚
歡迎儀式后,雙微達人與探路先鋒們在三寶鼓樓聆聽了當地的大歌,并和歌者們手拉著手齊跳“多耶”舞,那熱鬧歡樂的場面無不讓每一位達人們動容、難忘。隨后,大家在導游的講解和帶領下參觀了薩瑪祠和觀賞了古榕群。

齊跳多耶舞

古榕下牛腿琴演奏
據了解,薩瑪祠里供奉著三寶侗族信奉的女神薩瑪,而且每月的初一、十五都要燒香上茶祭祀,每年的正、二月間則要隆重祭祀,以此來祈求薩瑪保佑寨子人丁安寧,六畜興旺,風調雨順,五谷豐登。據悉,今年的薩瑪節將于12月18日舉行。
古榕樹群位于三寶侗寨旁的車江沿河堤岸上,有五十株左右,為世上罕見。樹高二十余米,胸圍三米以上,根系相連,枝葉相吻,如同一把把巨大的綠傘,遮天蔽日,傲然撐展在河堤上,是回歸自然的好去處。在車江河古渡口旁,則有一奇觀為"古榕包碑",一株古榕竟將一座石碑用根須包裹了起來。這座碑為1919年所立的公德碑,紀念捐資修建渡口的人,后來被旁邊的榕樹"占為己有",從而構成了奇特的"樹包碑"景觀。
11時左右,雙微達人與探路先鋒一行又驅車來到了和諧鄉村——寨章侗寨。該寨座落于筆架山腳下,距鎮政府所在地2.5公里,寨蒿河及榕寨公路繞村而過,依山傍水,交通便利,是一個侗族聚居的村寨。
離該寨500米左右,在負責人的“帶領”下,雙微達人與探路先鋒們在田間地頭里還深刻地體驗了一把農耕生活,捉稻花魚、挖馬蹄……一片繁忙的景象,好不熱鬧!一幅清新脫俗的田園畫卷也立即呈現在了眼前。

燒魚
在該寨,達人老師與探路先鋒們先后體驗了侗族燒魚、聽牛腿琴演奏和打糯米糍粑等。豐富多彩的鄉村節目不僅讓大家忘記了連日來跋山涉水的疲憊,同時也讓大家親切感受到了民間生活的艱辛與歡樂。所以,探路先鋒貴山貴水才有感而發地說:“再次走進榕江,體驗了田里抓魚、地里挖荸薺,然后架起炭火燒烤,跳著舞兒唱著歌,快樂就是這樣來的。”

聽天籟
據了解,牛腿琴,是侗族弓拉弦鳴樂器。因琴體細長形似牛大腿而得名,主要用于侗族民歌和侗戲伴奏。流行于榕江、從江等廣大的侗族地區。
當日下午,雙微達人與探路先鋒一行還驅車前往了有著藏在深山幽谷中的一顆璀璨明珠——大利侗寨進行了體驗采風。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