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線:0855-8222000

從貴州苗族地區駛來的物料卡車緩緩駛進北京展覽館廣場,這是由雷山公安局永樂派出所李所長親自經過三天兩夜日夜兼程,千里迢迢從遙遠的貴州護送到北京。在雷山縣副縣長盧立群、中國民族博物館韋館長以及雷山縣公安局永樂派出所李所長等各位領導的見證下,2800兩白銀,安全運到了“時尚·北京”多彩中華體驗館內。

即將發車的D2815“貴州•西江苗寨號”動車
原來,這2800兩白銀,其中1780兩是用來打造目前全國最大的一個苗族銀鎖。這個銀鎖設計高度3.5米,寬2米,將由雷山國家級、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銀飾鍛造技藝傳承人聯手打造。剩余的1000兩白銀,是用來讓學員體驗打制苗家各種銀飾品。

雷山2800兩白銀運抵北京展覽館
雷山苗族銀飾的藝術成就在中國首屈一指。西江是黔東南乃至全國最大、最典型的苗寨,其地名源于對“雞講”苗語的音譯。這里的男人有兩項絕活兒,一項是修建房屋,另一項就是鑄造銀飾。對苗族有所了解的人都知道,苗族姑娘講究打扮,她們的服飾分便裝和盛裝。逢年過節穿著盛裝時,每個姑娘頭上、身上的裝扮主要就是當地民間匠人們制作的銀飾。這些苗族姑娘往往一身會佩戴幾公斤甚至幾十公斤的銀飾。由于自古以來西江的人口較為集中,銀飾的需求量很大,所以這里的銀飾加工業相當發達。如西江的控拜、麻料、烏高等村,均為有名的“銀匠村”。這一片“銀匠村”有500余戶人家,約2000人,制作銀飾的就有不下1000人,他們的鑄銀技藝世代相傳,以老帶小,甚至一些十三四歲的男孩就已掌握了一定的制銀技術,雷山地區苗族人民的生活離不開銀飾,由此可見一斑。

2015雷山苗年開幕式精彩瞬間
據悉,2016年“時尚北京·千戶苗寨——雷山苗族生活方式特展”將于11月3日--6日在北京市西城區展覽館在地圖中查看隆重舉行。活動期間正值雷山苗年,屆時時尚·北京系列活動的現場也將成為雷山苗年的分會場。分會場舉行“千人長桌宴”、“開門見山·雷山苗族高定專場”、“時尚北京·西江千戶苗寨之夜晚會”、“雷山非遺技藝展”、“雷山產品展”、“西江千戶苗寨發展論壇”、“體驗雷山苗家高山流水酒”等活動,并相向直播雷山苗年和雷山苗年北京分會場盛況,讓北京人民也能身臨其境體驗一回苗族同胞的苗年,讓雷山的人民也看到北京人民過苗年。

雷山苗年
2014年12月,文化部公布貴州省雷山縣為“苗族銀飾鍛制之鄉”。(李雪)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