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為慶祝第十個中國非遺日,喚起社會更加關心支持、重視參與民族“非遺”保護傳承工作,提升全縣人民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覺,利用文化遺產助推縣域經濟社會和諧發展,6月17日,
雷山縣委縣政府在縣城木鼓廣場舉辦“悠然
雷山.多彩非遺”主題專場晚會,雷山縣中小學校學生在晚會舞臺上大秀非遺文藝節目,讓人民群眾共享“非遺”文化魅力和民族文化成果。
晚會上,丹江小學、丹江二小、雷山一中、雷山二中、雷山三中、雷山職校、雷山民族中學等縣城關七所“非遺”傳承基地示范學校學生表演的苗族板凳舞、木鼓舞、蘆笙舞、銅鼓舞、扁擔舞、錦雞舞,苗族飛歌等非遺文藝節目,內容豐富,形式多彩,吸引2萬多城鄉觀眾擁來觀看,參與文藝盛會,共享文化盛宴。
雷山縣現有13項國家級、6項省級、11項州級和99項縣級“非遺”,是全國擁有國家級“非遺”最多的縣份,這是一筆寶貴的歷史財富和精神財富;還擁有世界上最大的苗家寨“西江千戶苗寨”,被譽為“苗疆圣地”,是“中國苗族文化中心”、“世界苗族文化展示中心”。近年來,該縣積極開展民族文化進校園工作、民族“非遺”校園傳承實踐,形成了“一校一品”校園民族特色文化格局,有效促進了學生素質提高和升學就業問題,促進學校辦學質量的提高和辦學水平的提升。特別是民族文化旅游產業的蓬勃發展,“非遺”文化能當飯吃,在雷山成為活生生的現實。
從2006年起,國務院決定每年6月的第二個星期六為中國的“文化遺產日”。2011年6月1日起,《中華人民共和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法》正式實施,我國“非遺”工作納入法治軌道,有了法律保護。雷山縣“悠然雷山.多彩非遺”主題專場晚會活動由雷山縣委、縣政府主辦,雷山縣委宣傳部、縣文體廣電新聞出版局、縣教科局、縣非遺保護中心、貴州苗嶺笙歌文化傳媒承辦。(余國德)